想著,田冀沉吟了一下,還是決定一次性就將下層百姓的晉升渠道打通。
軍功晉升制雖然對現在很適用,但是,以殺人為核心的晉升通道,在和平年代就難以為繼。所以,軍功晉升,這僅僅是,也應該是正常晉升渠道的補充,而不是全部。
正常的晉升,應該以個人的能力為根本,包括勇武、練兵、統兵、治理地方、測算,甚至還包括專業技能在內,以能力作為考核標準,然後進行相對客觀的考核,用考舉的辦法,而不是用推舉。
這樣,才能避免各地大夫憑自己的喜惡推薦人才。
只是,這種大規模的考舉,在天下各國中,從來沒有出現過。齊國以黃老之術治國,雖然各種思潮在齊國層出不窮,但是國人能否接受,尚未可知。而且,老子曾雲:我有三寶,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
此外,這種考舉制,還動了朝中重臣以及各地大夫舉薦賢才的權利,群臣怎麼想,還不知道。
關於這個想法,他之前只與推崇博選的太傅鶡冠子提過兩句,並取得了鶡冠子的支援。但其他大臣,他還沒有說。
在他已經決定推行此事之後,就需要更多的大臣支援。
而齊國朝中,信奉黃老之術的大臣數量最多,其次便是儒家的人,再次是墨家。
道家那邊,有鶡冠子為他鼓吹,這個他不擔心。儒家這邊,他挑選的主事人,便是信奉儒家,在學宮儒家地位很高,同時精通道法兩家的荀子。
若是有荀子支援,那儒家那邊就會成為臂助。畢竟,各國之中,便是儒家的人最先在魏國展開變法,現在儒家可是一點也呆板守舊。
至於墨家那邊,墨家主張尚賢,而且墨家學說最專制,號召天下人聽君王,墨家的人也一定會支援他的。
所以···
此時,田冀看著荀子道:“先生,各地大夫舉薦一事,雖然是一個補充,但是,自從寡人即位以來,接連四次舉薦之後,寡人發現其中有兩個問題。
其一,是各地大夫只能舉薦自己認可的人才,但是,對於那些與自己想法相左的人才,各地大夫就難以認可。是以,各地大夫厭惡的、冷漠的、不喜的人才,就都將被忽視。
其二,是各地大夫管理方圓數十里的地盤,難以接觸所有有才能的人。
故,出於這些考慮,寡人打算改變舉薦制度,轉變為自薦制度。”
“自薦。”荀況一愣,遲疑的看著齊王道:“大王,若是人人自薦,恐司徒還有各地官員全都不勝其擾。”
田冀點頭道:“不錯,寡人也有此擔憂,所以,寡人每縣每年只准許五人在年末的時候前來自薦。而自薦的五人,必須透過各地的前期篩選與考核,其中,只需要自薦者能精通一門學說,便能透過篩選參與各縣舉行的考核,而只有參與考核的前五名,才有資格來臨淄司徒府自薦。”
荀況一聽,心中一動。
儒墨兩家號稱是當今天下兩大顯學,齊魏魯三國的儒家子弟甚多,單是在齊國的儒家門人,就不比道家的門人少。
但是,因為齊國信奉黃老之學,所以儒家在齊國一直遭到排斥。又因為齊國各地每年舉薦的人少,導致齊國的名額大都被道家的門人佔據了。
若是准許學子自薦,讓儒家的人與道家的人能相對公平的競爭,這對儒家而言,絕對是一個重大利好。
想著,荀況立即拱手道:“大王的設想果然比讓各地大夫舉薦要好,只是,臣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