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冀聞言,看著公孫龍一臉的決絕還有那雙冒火的眼睛,愣了愣,立即拱手道:“還請先生恕罪,寡人非是羞辱先生,而是想透過這個辦法,讓先生明白一個道理。”、
公孫龍聞言,依舊氣憤不止,大怒道:“不知大王用如此下作的辦法,想要讓陳明白什麼道理。”
田冀聞言,看了一眼公孫龍,見其面色微微有些扭曲,然後,他看了看殿中的諸子,見諸子也都一臉沉重、疏遠、冷漠的看著他。
見此,田冀便知道,今天若是不說出一個所以然來,不僅公孫龍不服,而且,恐怕殿中兔死狐悲的諸子也會以為他輕視、愚弄甚至戲弄賢者。
想著,田冀長嘆道:“其實這個道理寡人早就想跟先生說了,但寡人希望先生能自己醒悟,所以才一直沒有說。
當年,先王與趙國發生衝突,因為群臣不認可先王的決策,故而先王大怒,殺了大司馬魏幸,斬了大臣陳舉,還處死了議論的百姓狐咺。
從此以後,我齊國之中,無論是朝中大臣、宗室之人亦或者是國中百姓,全都沒有人敢與先王爭論的了。
是以,從那時起,寡人就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任何言辭在利器面前,都是不堪一擊的。”
公孫龍聞言,想起之前進城時他在長劍的逼迫下,不得不交錢的一幕。
現在,他深深的體會到了,言辭真的在利器面前不堪一擊,無論說話的人是他,還是卿相,還是公子王孫。
想著,公孫龍臉色一黯,拱手道:“大王的道理臣明白了。”
“不,先生還未明白。”田冀聞言,立即搖了搖頭。
公孫龍一怔,遲疑道:“還請大王賜教。”
田冀感慨萬千的道:“寡人提起先王,不是告訴先生,言辭不可遇利器,更重要的是,寡人想告訴先生,利器也不可遇公道。
先王雖用用利器擊敗言語,讓我齊國之中再也沒有人說先王不對,可是,道理就是道理,即便是強行迫使人屈服,那也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自以為有道理卻實際沒道理的先王,很快就遇到了重大挫折,先是與趙國戰,兩戰皆敗,然後與五國戰,慘敗於濟西,後再與燕戰,敗於秦周。
甚至,先王的自以為是,還導致大半個齊國淪陷。
是以,寡人從此便深深的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利器可以堵住人的嘴,卻不能堵住人心,口服心不服,這是人之大忌。”
說到這,田冀見殿中諸子全都露出認同之色,臉色一正,繼續道:“而先生之前在學宮的所作所為,就是用言語狡辯堵住諸子的嘴,卻不能讓諸子心服。
寡人見先生犯了與先王同樣的錯誤,所以才想要糾正先生,想要讓先生明白,一味沉迷於言辭卻疏於道理,這是人之大忌。
君王犯此大忌,則失其國,而人犯此忌,則必將失其身。”
公孫龍聽完齊王的話,頓時心神震動,久久沒有反應過來。
此時,殿中諸子率先反應過來,皆佩服的長拜道:“大王英明。”
接著,公孫龍聽到諸子的呼聲,這才反應過來,然後頓覺身軀越發的無力起來。
而後,他想起自己的大錯,又強打起精神,然後“咚”一聲,跪倒在地,長拜道:“大王聖明,臣不肖,之前不明大王之心,這才誤會大王,臣羞愧的無地自容。”
田冀聞言,輕輕一笑,然後繼續道:“公孫先生,還有諸位,寡人之所以在大殿之中派出這四人,並非是刁難公孫先生你,而是要告訴先生,除了利器以外,愚昧也可以擊敗巧辯,服從於權力的諂媚也可以擊敗巧辯,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