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雖然所有人都對金幣十分顧慮,但還是有商人一以及他國使者走出了兌換金幣的第一步。
不過,若是他只是安坐一旁,靜觀金幣慢慢流通,那等到金幣流通各國,就不知道需要多久了。
這···得加快速度才能。
可是如何加快金幣的流通速度呢?
鹽?
燕國遼東有海鹽,魏國有井鹽,楚國有鹽泉,各國並不急缺齊國的海鹽,所以這個行不通。
同樣,還有齊國的魚。
鐵?
田冀搖了搖頭,行不通。
紡織品?
齊國的衣冠雖然流行各國,各國官員貴族豪商都以穿齊國衣袍為榮,但衣冠這東西,需求量並不大,買一件就能穿許久。
不然,以齊國的桑麻產量,也不會讓齊國的衣冠流通天下了。
所以···還得從典籍處入手,不,典籍一本能用許多年,這比衣冠還要不如。
不過,紙張可是消耗品,而且在十年內甚至是數十年內,都是獨門生意。
所以,他似乎可以透過賣紙張,然後快速將金幣推廣到天下各國。
可是,推廣典籍和紙張的事情,雖然他已經派人去各國宣傳了,但是現在只有魏國派人來,而且還只有一個使者。
這就太慢了。
不僅得讓各國的人來,還得讓天下各門各派的人也來才行。
畢竟,這年頭能讀得起書的人,又有多少窮人呢?就算他們再窮,家中最起碼也有不少產業,不是薄田數頃,就是略有積蓄的商人。
這些人完全用的起紙張。
想著,田冀眼睛微微一眯,沉吟了一下,吩咐道:“傳令,請學宮祭酒駢子入宮。”
不久,田駢來。
禮畢。
田冀看著田駢道:“駢子,寡人聽說魏國大賢公羊子今日已經到了臨淄了。”
田駢應道:“回大王,公羊子已經到了,臣已經親自將公羊子安頓下來了。”
“嗯。”田冀點了點頭,然後沉吟道:“駢子,《公羊傳》的事情,讓寡人意識到一件事,那就是有許多學派的學說,全都口耳相傳,未記錄在冊。這種情況很不好,因為不見典籍,只要有人記錯或者理解不同,那學說的內容就會發生變化,這就與原本的學說截然不同了。
而且,《公羊傳》這已經流傳一百多年的學說,我齊國學宮居然沒有收錄進來,寡人心中甚是不安,遺憾。
不僅是《公羊傳》,還有,寡人聽說鄒國的孟子已經與門人弟子編修一本新的典籍,名喚《孟子》,這本書我學宮同樣也沒有收錄全本典籍。而且,孟子擔心此書失傳,便抄寫了兩套,一套讓自己與門人弟子自用,一套藏入山中,以贈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