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萬石糧食。”廉頗有些驚訝的看著從齊軍那裡歸來的使者,露出難以置信之色,甚至連前進的步伐都停下了。
接著,廉頗愣了一個呼吸,急忙追問道:“齊王為何要送我軍糧食,可是有何條件?或者有什麼不情之請?”
“無有。”使者應道:“將軍,齊王一聽說我軍缺糧,便主動提出送糧食給我們,並沒有提出任何條件。
甚至,在下離開齊軍之前,齊王已經下令,讓在冠氏的齊相范雎調糧去館陶了。”
說罷,使者看著廉頗問道:“將軍,齊王送糧食,我們要嗎?”
廉頗沉默了數個呼吸,思來想去,覺得也沒有什麼弊端後,便應道:“要,為什麼不要,現在不僅我們趙軍缺糧,連國中也缺糧,既然齊王敢給,那本將就敢要。”
說罷,廉頗再次起步向前,喝道:“快,加快速度,儘快趕到漳水···”
次日中午,趙軍趕到漳水南岸,接著,趙軍沒有任何停留,渡過漳水。
到了漳水北岸,廉頗這才鬆了一口氣。
此時,一個斥候來到廉頗不遠處。
“報,將軍,館陶縣令遣使來,說是齊王送的二十萬石糧食已經送到館陶渡口。而且,送糧的齊將龐煖也來到,欲求見將軍。”
“齊將龐煖!”廉頗一聽,頓時吃了一驚。
他當然知道龐煖是誰,當年先王還在的時候,龐煖便因為鶡冠子的關係,經常面見先王,談論兵事,並被先王信任,提拔為將。
當初,這龐煖的名氣,可是遠比現在在靈壽養老的望諸君樂毅大。如今龐煖這個在趙國名氣極大的前輩來訪,而且還是帶著二十萬石可以解燃眉之急的糧食來訪,那他就不得不見,甚至還得重禮相待。
想著,廉頗立即應道:“快,眾親衛整理衣冠,隨本將出迎齊將龐煖···”
不久,廉頗在趙軍外迎到龐煖,並親為前驅,將龐煖迎入趙軍臨時駐紮的地方。
軍中。
廉頗與龐煖分賓主坐下。
此時,廉頗向龐煖致歉道:“龐將軍來訪,這本是頗的榮幸,但軍中簡陋,只能用漳水一碗招待,還請龐將軍見諒。”
龐煖笑道:“將軍客氣了,軍中一切從簡,在下自然···”
二人寒暄了一陣後,廉頗問道:“龐將軍此來,不知有何指教?”
“不敢。”龐煖應了一聲,然後看著廉頗道:“廉將軍,如今秦軍被你我兩軍聯合擊退,敗走河內,寡君想要對付秦軍,但又恐獨力難敵,故特遣在下來問將軍,不知將軍是何打算?”
廉頗聞言,看了一眼龐煖,沒有隱瞞,應道:“慚愧,在下剛剛被秦軍擊敗,而且我趙軍久在國外,思鄉心切,所以本將打算率軍返回國中。”
“哦,原來如此。”龐煖聞言點了點頭,然後看著廉頗道:“廉將軍,雖然秦軍已退,但是秦軍乃是畏懼你我兩軍的實力,主動退卻,而未出現大的損傷,主力猶在。
現在的形勢將軍應該也知道,秦國用武力迫使魏韓兩國屈服,雖然韓國損失數萬軍隊,但是魏軍卻沒有多少損傷,依然還有一戰之力。所以魏國雖迫於局勢屈服秦國,但是內心深處卻未必願意向秦國屈服。
之前白起奔襲趙軍,而韓魏兩國的軍隊卻沒有跟上,這就表明魏國甚至是魏韓兩國,都對秦國心有疑慮。
不知將軍以為,在下之言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