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戰國之東帝> 第兩百九十五章 欲開民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兩百九十五章 欲開民智 (2 / 2)

《史籀篇》還是《詩經》,哪一個不是積澱了數百年的鉅作,一篇上好的啟蒙佳作,豈能是想編寫就編寫出來的。

想著,眾人悄悄看向齊王,雖然沒人相信,但也沒人說話。

此時,站在荀子身側鄒奭開口道:“大王,臣有一個疑問,還請大王解惑。”

田冀聞言,看了鄒奭一眼,認得這個有過數面之緣的稷下先生。

“鄒子有何疑問,儘管到來!”

“大王!”鄒奭疑惑的道:“大王教秦人詩書的目的,臣心中是理解的。但是,大王為何一定要讓秦人識字呢?

臣以為,大王之所以交道秦人,這是想要讓秦人開闊眼界,明白道理。而臣以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也並非需要秦人全部識字的,其實只需要數個學宮諸子,選擇一些篇章故事,甚至是讓學宮中的家編寫一些故事,然後用這些故事來向秦人說明天地的道路。

臣以為,這樣也能達到大王改造秦人的目的,可是大王為何非要讓秦人識字呢?

識字本來就非常困難,而且其中花費也不少,是以,臣以為大王此舉有需要商榷的地方,還請大王三思。”

鄒奭話音一落,周圍的齊人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然後紛紛向齊王看去。

田冀聽到此言,又見周圍的人大部分都露出認同之色,似乎教秦人識字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當然,田冀也承認,教授秦人的確是一件耗費大而收益小的事。

但他卻依然這麼做了,究其原因···

一則,比野蠻和暴虐,齊國再怎麼做也做不到比秦國更好了,而且以齊國的國情,齊國也無法用秦國的那種辦法治國。

既然比野蠻比不過,那就只要比文明瞭。

而興盛文明,廣開民智,就是從秦國這裡開始。

教導秦人不是目的,他真正的目的是透過教導秦人來探索教導齊人的路徑,以及如何平衡耕作勞役與開民智,使二者不會相互扯後腿,此外,還要透過秦國這裡,計算廣開民智所要消耗的物資。

二則,田冀也不得不承認,他受到了他師傅的影響,對教化眾人有著不一樣的熱情,最喜歡看到的,便是各種有趣的靈魂在自己手中誕生。

想著,田冀目光變得悠遠起來,開口道:“汝等都錯了,難道寡人緊緊只是為了讓秦人識字嗎?不,寡人其實是為了齊國的百姓啊!”

“齊國的百姓?”眾人皆一怔,詫異的看向齊王。

田冀緩緩點了點頭,繼續道:“君王代天牧民,非使百姓愚之,乃使百姓知之。是以有巢氏傳播建巢之法,神農氏傳播五穀之道。不僅上古先王是這樣,自有夏以來,夏后氏更是設‘校’教導百姓,商帝也設‘序’教導百姓,周室也在各鄉設‘庠’教導百姓,以明人倫。

管子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天下一樹百穫者,人也。我茍種之,如神用之,舉事如神,唯王之門。

是以,寡人現在讓諸位先生在秦谷教導百姓,正為為了將來寡人廣開民智,教導我齊國百姓而做準備。

寡人希望的是,不是諸位先生教導秦人成功,而是為了探索一條花費少,而能快速教導百姓的道路。

寡人真正的希望的是,諸位先生能做到吳子練兵那樣,一人會而教十人,十人會而教百人,百人會而教千人,如此,數年之後,我齊國百姓皆知之矣。”

眾人聞之,皆露出錯愕之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