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不必擔心五國聯盟。”莊辛聽到楚王橫的話,立即應道:“如今秦軍在巫郡就有二十萬之眾,在宛城也有十萬之眾,秦軍主力基本上都已經被我楚國牽制住了,此時此刻,秦國其他地方已經異常空虛。所以,即便是現在我楚國沒有任何士卒前去會盟,各國也無法譴責我楚國。
出兵三十萬與牽制三十萬秦軍,二者孰輕孰重,是顯而易見。
而趙國···”
說著,莊辛遲疑了一下,開口道:“雖然趙國這些年的重心一直都是河濟之間,但是,秦國的強大,也讓趙國十分憂慮。這次六國會盟,趙國出兵二十萬以伐秦,便可見趙國對秦國的忌憚。
所以,臣以為只要大王向趙國示弱,推薦趙王為合縱長,並舉薦趙國大將軍趙梁為合縱聯軍主將,讓趙國率聯軍趁秦國無暇他故,率軍聯軍伐秦。
則趙國十有八九會答應的。”
說到這,莊辛拱手道:“大王,只要趙國願意出兵,那麼聯軍必成,而只要聯軍能猛攻函谷關,威脅秦國已經空虛的關中,那,巫郡還有宛城的秦軍就會軍心不穩。
如此,我楚軍擊敗秦軍便並非難事了。”
莊辛話音一落,黃歇接著道:“大王,臣以為單是我楚國請趙國出兵這還不夠,我們還應該拉上魏韓兩國一同遊說趙國。
現在秦國還佔據著韓國的重鎮宜陽,佔據著魏國的河東、河內,魏韓兩國現在最希望的事情,便是能收復失地。
而現在秦國主力在楚,其他地方空虛異常,臣以為此時只要派出一個說客,便可輕而易舉鼓動起魏韓兩國共同邀請趙國出兵伐秦。
所以,臣請大王立即派出使者前往魏韓,然後楚魏韓三國共同請趙國組建合縱聯盟伐秦。”
說到這,黃歇又皺眉道:“大王,趙國出兵的另一個關鍵之處,便是齊國。之前齊國之所以答應出兵伐秦,除了打算報復秦國以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想要與我楚國交好,並藉助我楚國的力量來減輕來自燕趙兩國的壓力。
齊燕趙三國矛盾重重,是我楚國居中調和,這才將三國聯合在一塊,現在···
我楚國自顧不暇,無法出兵伐秦。臣擔心的是,沒有我楚國的調和,而且還讓趙王做合縱長···
齊王見我楚國不出兵之後,心中對三晉還有燕國會有疑慮,故而不願出兵伐秦。
若是齊國不出兵,則燕趙兩國也難以放心齊國,若是燕趙齊三國相互牽制,則合縱聯軍必定難成。
所以,為了能讓齊國也答應出兵伐秦,大王還應該先禮後兵,軟硬並施。”
說到這,黃歇拱手道:“大王,臣請大王立即派出使者前去齊國慰問齊後,並奉上豐厚的禮物,同時將下邳還給齊國,請求齊王與趙國一同出兵伐秦。
若是齊國不願,那我們再與魏韓兩國共同遣使去齊,借各國之力對齊國施壓,逼齊國出兵伐秦。
若是事有不協······”
說著,黃歇沉默了一下,臉色沉重的道:“大王,若是齊國與趙燕兩國的矛盾一直無法調和,齊國不願與燕趙聯合出兵伐秦,那···
必要時候,我楚國還可以將齊國賣給趙國,以讓趙國聯合燕魏韓三國出兵伐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