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弊端!”田冀一聽鶡冠子說到缺陷,立即一臉肅然地拱手道:“請先生指點。”
鶡冠子開口道:“齊國第一個弊端,那就是無人。”
“無人?!”田冀一怔,詫異的看著鶡冠子。
說實話,如果只是比人多,齊國還真不怕與任何國家比。
單拿出都城臨淄,僅典籍上的在冊百姓就有七萬戶,人口總數近四十萬,而其他各地,每縣最低都有萬戶百姓。
所以,齊國人並不少。
想著,田冀問道:“不知先生的無人指的是?”
鶡冠子見自己說出齊國無人後,齊王冀並沒有急得跳起來,也沒有立即開口反駁,更沒有譏笑,而是開始詢問。
見此,鶡冠子心中對齊王冀的讚賞愈加重了。
雖然齊王冀看上去年輕,但齊王冀的城府心智卻不年輕,不愧是能在劣勢的情況下,還能在樂毅的進攻下擊退燕軍成功復國的君王。
想著,鶡冠子心中更是歡喜的道:“大王,臣說的齊國無人,並非是指齊國沒有百姓,也並非是指齊國沒有賢才,更不是指齊國無人可用,而是指齊國有人而不用,是為無人。”
說著,鶡冠子想起昔日他在齊國遊歷的時候,不禁感嘆道:“齊國百姓之眾,僅次於地廣五千裡的楚國,齊國各地在冊的百姓,甚至遠遠超過了楚國典籍上的百姓。
可是,如此多的百姓,卻在齊國八百年的時間裡,逐步將百姓的利益吞噬一空。如今齊國的政策,除了富民這一條政策以外,其他有利於百姓的政策,已經大部淪為一紙空文,甚至直接在齊國法律上消失。
而現在,齊國律法大都傾向於對國家、對官員、對貴族、對賢士有利,對百姓不利。
故而,這幾百年來,齊國的名相重將,大都出自宗室以及貴族,而從百姓中出來了的,少之又少。
所以,齊國空有這麼多的百姓,齊國的百姓富裕程度遠超各國,但各國百姓奔齊者還沒有去楚國的多,甚至,齊國連自己本國的百姓,都難以調動起來,這就是齊國有百姓卻不能利用,這就是齊國有百姓而實際無百姓的原因所在。
同樣,這也是齊國每每對外征戰,被徵召的百姓,一有不利情況,就從不死戰而是轉身就跑的原因。”
田冀點了點頭,齊國百姓這個問題,他也瞭解過,這是一個已經從春秋時期就遺留下來的頑疾。
要想改變,這就是一個大工程。
不過,好在這個問題並非已經病入膏肓,已經沒救了,其實齊國還有救,而且並非很難。
不像楚國,那已經是病入膏肓,沒救了。
此時,鶡冠子見齊王冀點頭,便拱手問道:“大王觀薛公田文尊賢重士否?”
齊王冀見鶡冠子突然提起田文,不禁微微一怔,然後,想了想,應道:“田文號稱門客三千,當然是尊賢重士的了。”
鶡冠子又問道:“大王,田文尊賢重士,天下士人歸之,按理來說田文已經能建立不世之功勳才對,可是,為何田文的路越走越窄,以至於現在同時被齊魏兩國拋棄,隨時都有傾覆之危。”
田冀笑道:“田文雖然尊賢重士,但是,他卻不尊重真正的賢士。田文招納的門客,少部分是一些拿錢鼓吹田文美名的說客,大部分是一些只有匹夫之勇的莽夫,少部分真正有才的人,田文還不用,這就是田文名氣越來越大,但地位卻越來越低,環境越來越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