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楚國方圓五千裡,擁有百萬大軍,寡人不肖,欲找秦國復仇,不知諸卿以為如何?”
群臣一聽,皆激動的高呼道:“報仇···報仇···”
此時,令尹州侯率先開口道:“大王,秦國不禁與我楚國有仇,而且與齊國也有仇,與三晉也有怨。
如今秦國雖遭到重創,但秦國未傷及根本。故臣以為欲伐秦,當先聯合各國。”
楚王橫聞言,點頭道:“善。”
接著,大司馬莊蹻開口道:“大王,聯絡各國伐秦一事,並非難事,但是,如何擊敗秦軍這才是難事。若是秦國見我聯軍勢大,閉關自守,那我聯軍想要攻克函谷關必將困難重重。
臣以為各國之軍全部聚集在函谷關外,不過徒耗糧食,故而,臣請大王兵分兩路。”
“兵分兩路?”楚王橫看著莊蹻問道:“大司馬,現在各國還沒答應與我合縱伐秦,卿就提出兵分兩路是不是太早一些。”
“一點都不早。”莊蹻應道:“大王,臣的意思不是聯軍分兩路,而是我楚軍分兩路。”
說著,莊蹻從袖中拿出一份準備已久的地圖,然後展開向楚王橫示意道:“大王,秦國佔據函谷關與武關,我楚國想要攻入關中,實在太過困難。而秦國進宮我楚國,則有三條路徑。”
莊蹻指著宛城武關道:“其一,秦軍從武關出發,經漢北攻我鄧地,然後沿漢水南下,則兵鋒危及我郢都。”
說著,又指向南鄭:“其二,秦軍從南鄭漢中出發,沿漢水南下,同樣也危及郢都。第三,秦軍從巴蜀沿長江東下,也將危及郢都。”
說著,莊蹻看著楚王橫道:“秦國雖受創,但我楚國想要合縱滅秦,依然太過困難,故而臣以為接下來的一戰,當以收復漢北的宛城葉地為主要目標。
臣以為,一旦合縱大軍在函谷關外雲集,只要我不計傷亡的強攻函谷關,則秦軍十有八九會割地求和。
而臣的意思是···”
此時,莊蹻又指向巴蜀道:“而臣的意思是,兵分兩路,在合縱大軍圍攻函谷關的同時,另遣一師去攻取巴蜀。”
景陽搖頭道:“大司馬,沿江水向西進攻打巴蜀太困難了,秦將司馬錯鎮守巴蜀多年,戒備森嚴,不可取。”
“柱國,不是沿江水去攻打巴蜀,而是走黔中郡!”
“黔中郡?”眾人聞言皆驚。
景陽連忙問道:“大司馬,走黔中郡能到巴蜀嗎?”
“能。”莊蹻肯定的點了點頭,然後向楚王橫拱手:“大王,這幾年來,臣已經派人去黔中郡試過了,真有不少探子從黔中郡西進然後抵達巴蜀。”
州侯十分沉重的道:“大司馬黔中郡道路崎嶇,其西面道路更加難以行動,若是大軍從黔中郡出發,如何補給。”
“不用補給。”莊蹻在眾人震驚的目光中,拱手道:“請大王給臣七萬精兵,我大軍負一月之糧,一路向西,沿路攻伐劫掠蠻人,然後逼迫蠻人為我效力,便可以戰養戰殺到巴蜀。
如此,只等我大軍一到,秦人無備,必能一舉佔據巴蜀。”
說罷,莊蹻長拜道:“請大王讓臣一試,若是不能攻克巴蜀,解除巴蜀對我郢都的威脅,那臣寧願死在蠻荒之地,以向大王謝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