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魏三國聯軍圍住秦軍之後。
次日,樂毅下令聯軍圍著秦軍挖溝築壁以困秦軍。
此時,燕將公孫操來到樂毅身側,奇怪的問道:“將軍,為何不趁秦軍立足不穩之際,強攻秦軍,反而在這裡圍困秦軍?”
說著,公孫操見樂毅看過來,又趕緊解釋道:“將軍,在下明白將軍的用意,準備困死秦軍,等待秦軍糧盡,然後便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消滅秦軍。
只是,現在齊國那邊,戰事也萬分緊急,在下擔心大將軍在魏國滯留的時間長了,齊國那邊會出問題。”
樂毅笑了笑道:“公孫將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齊國現在內部大亂,已經沒有實力作戰了,而屈庸將軍用兵穩重,本將現在不擔心齊國那邊。
而這秦國···”
說著,樂毅指著被圍住的秦軍道:“這秦國雖是我們的敵人,但是,其實也是我們的盟友,所以我們不能過分的削弱秦國。”
“盟友?”公孫操一愣,立即提醒道:“將軍,雖然之前秦國一直都是我們的盟友,也給了我燕國大量的支援,但是,秦國伐魏之後,咱們就與秦國翻臉了。
在下可是清楚的記得,連趙魏抗秦的策略,還是將軍全力支援的。”
樂毅搖頭笑道:“連魏抗秦的外交策略是本將力主的不錯,但公孫將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本將聯合趙魏打擊秦國,是為了同趙魏瓜分齊國,並排擠秦國對齊國的窺覦。
而本將在此圍而不攻,同樣也是為了齊國。”
“這也是為了齊國?”公孫操不解的拱手道:“還請將軍賜教。”
樂毅應道:“如今我燕國已經佔據齊國一半,甚至不久後還會佔據齊國膠東膠南,佔據如此多的地盤,周圍趙魏楚三國必定會對我燕國不滿。
楚國那邊,我燕軍可以守衛齊長城,還可以將齊長城以南的地方分給楚國,如此,楚國必定不會再敵視我燕國。
魏國那邊,現在魏國實力不足,吞下宋國陶城、商丘等大片區域,短時間內已經無力進取,所以我也不擔心魏國。
唯獨趙國那邊,趙國西面是秦國,東部是齊國,北部是我燕國、匈奴。現在趙國還在攻打齊國河間地區,在盡取齊國河間之前,我們與趙國還能同心協力,保持一致。但是,一旦趙國盡取齊國河間地。
那時,趙國難以擊敗強秦,不能向西面擴張,必定會將目光轉向我燕齊兩國。屆時,我燕趙兩國必反目成仇。
所以,本將斬殺數萬秦軍後,留著面前的這隻秦軍不取,不是因為別的,就是為了儲存秦國的實力,交好秦國,並向秦國索要好處。
只要秦國實力還在,以秦國的狀況,就必定要出兵大戰,而秦國出兵的方向,不是三晉就是楚國。楚國強大,三晉淳弱,魏韓兩國最甚。
如此,秦國不出兵則已,一出兵就一定是三晉,秦伐趙,此我燕國之幸,秦伐魏韓,則魏韓必向趙國求教,而趙國也必定不會見死不救。
這樣,一則可以拖延趙國攻打河間的速度,延長燕趙同盟的時間;二則可以用秦國削弱三晉;三則讓三晉一直有求於我燕國,不敢對我燕國翻臉。”
說罷,樂毅嘆道:“只要十年的時間,只要三晉給我燕國十年時間,那時候,就算三晉聯合秦楚伐我,那咱們燕國也不怕了。”
公孫操聞言,滿臉敬佩的道:“大將軍大才,雖孫吳在世亦不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