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一復國,不,失地還未徹底收回,群臣的心就亂了。
共患難易,共富貴難啊!”
想著,田冀搖了搖頭,然後抬手道:“諸卿!”
群臣一聽齊王開口,立即拱手道:“大王。”
見群臣停止爭論,田冀點了點頭,開口道:“諸位的意見寡人也大都知道了。前大將軍的確有罪,但寡人以為,其罪並非背叛君王,棄軍逃亡。”
此言一出,群臣全都震驚的看著王位上的齊王,不知道齊王在說什麼。
此時,田冀自顧自的道:“寡人以為觸子真正的罪責是出賣將士,棄軍逃亡。
昔日孟子曾先君宣王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故,觸子心中怨恨、仇視先王,寡人以為這並非觸子的錯。
同樣,孟子還曾對宣王說:身為人臣,君有過則諫,反覆而不聽,則去。觸子之在濟西,曾多次上書先王,然先王不聽,且強令之。
故,寡人以為觸子之去,這也並非他的過錯。”
宗室群臣聞之,全都為之色變。
當日孟子說的話還有半句,那就是外姓大臣會在勸諫不聽後,會自己離開,但宗室大臣卻不會離開,而是會換個大王。
當時宣王聽到孟子的話,臉色都白了。
不僅是宣王,其後宗室群臣聽到孟子的言論,無不為之色變,將孟子恨得咬牙切齒。
雖然田齊立國百年,包括新王在內的八個國君,就已經被田氏宗親殺掉了兩個,但這話孟子怎麼可以對君王說。
現在新王說這些,是不是新王也對宗室大臣有意見?
眾人驚慌間,大夫陳正急道:“大王,此乃孟子妖言惑眾,大王萬萬不可信之。”
田冀聞言抬手製止道:“大夫的意思寡人明白,寡人也希望齊國的大臣全都忠心耿耿,個個都如夏桀手下的關逢龍、商紂手下的比干一樣,縱使君王視臣子如草芥,臣子也依然視君王如心腹。
但···”
田冀嘆道:“可是先王的事情告訴寡人,孟子說的是,若是寡人以觸子逃亡為罪,那不就是讓寡人重蹈先王覆轍了嗎?認為君王無論怎麼對待臣子,臣子都不會背叛嗎?
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一個大到會導致國家破亡的錯誤。”
說著,田冀向存放他父王棺槨的偏殿凝視許久,然後轉頭看著群臣道:“諸卿,先王殷鑑不遠吶!”
群臣:“······”
接著,群臣相互看了看,見有的人露出欣慰之色,有的露出輕鬆之色,有的搖頭嘆息,還有的默默垂淚。
見此,群臣心中一定,然後齊聲拜道:“大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