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仲連應道:“當年齊國鼓動楚國聯絡各國伐秦,然後燕國滅亡了。其後,趙國鼓動各國伐楚,然後中山國滅亡了。再後,秦武王舉鼎而死的時候,秦周兩國吸引了天下所有的目光,然後越國滅亡了。不久前,齊國鼓動各國伐秦,然後宋國滅亡了。”
說著,魯仲連拱手道:“大王,燕國、中山國、越國、宋國相繼滅亡的事情,可全都發生在這三十年內,可全都是大王親眼所見,難道大王還不明白嗎?”
韓王咎被魯仲連說得全身冰冷,面如死灰:“寡人的韓國要滅亡了?!”
魯仲連線著道:“大王,現在天下的局勢,齊國吸引了天下各國的目光,就只剩秦韓兩國沒動,而秦國還在鼓動各國繼續攻打齊國。如此一來,秦國的目標還不夠明顯嗎?
現在秦國的實力,可是比滅燕亡宋的齊國強大多了,更遠比趙楚兩國強大,而大王的韓國,可能與滅亡前的燕國差不多,肯定比不上現在的燕國。同樣,比起霸主遺業越國來,肯定有所不如,也比不上亡國前還敗趙侵燕的中山,更比不上擴地千里將齊楚魏三國全打了一遍,稱霸淮泗的宋國。
如此,一旦秦國打敗了魏國,然後假途滅虢,攻打韓國,那大王怎麼辦?
魏國即怨恨大王借道,又苦於被秦國擊敗,楚趙兩國又在攻打齊國,無暇來援,齊國自保尚且不足···
那時,大王如何自保?”
韓王咎聽到這,渾身的肉都在顫顫發抖。
於是,連忙在王位上長拜道:“先生不必說了,寡人正處在亡國的邊緣而不知,已經昏聵到極點了。但好在上天使先生來到了寡人身邊,提醒了寡人。
此時此刻,本來已經昏聵的我已經更加暈頭了,還請先生教我,為寡人指一條明路。”
魯仲連一聽,連忙搖頭道:“大王,我是齊使,而大王與秦國一向親近,這要是被秦國···”
“先王別提秦國了。”韓王咎見魯仲連推脫,立即打斷道:“寡人願出一千金,不,兩千,不,五千金,五千金只求先生指點一二。”
魯仲連勉強應道:“大王的國家,被秦楚魏趙環繞,秦楚這兩個國家,大王是知道,肯定靠不住。”
韓王咎點了點頭,韓國深受秦國之害,更被楚國連坑數次,這兩個國家,靠不住,靠不住。
魯仲連見韓王點頭,繼續道:“那現在情況就很明顯,大王能依靠的就是魏趙兩國。為大王計,現在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明面上為秦魏兩國調停,勸說魏國交出陶邑,然後暗中支援魏國抗秦,並告訴魏王,就說秦國逼迫大王出兵伐魏,大王雖然口頭答應了,但絕不會出兵的。”
韓王咎眼睛一亮,喜道:“這個主意好,這個主意好,即不用得罪秦國,又不用得罪魏國,還能保住寡人慾魏王的兄弟之情。”
“而趙國那邊,韓趙世交,三百多年的交情,大王只要將韓國的困境對趙王一說,趙王還能無動於衷嗎?”
韓王咎連連點頭。
不久後,魯仲連再三推脫下,無可奈何的帶著五千金離開了新鄭。
接著,韓王咎又拿出一千金請周人蘇厲遊說趙王。
蘇厲收了韓國的錢,立即星夜趕往邯鄲,對趙王何道:“大王,當年各國圍攻秦國,然後燕國滅亡了······現在天下各國都在秦國的鼓動下圍攻齊國,韓王恐懼,希望趙國能三思而行。
不然,等秦國伐韓,而趙國還在與秦軍一同伐齊,那···如果趙國援軍不來,韓王為了保命,就只好舉國投降秦國了。”
趙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