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說笑了。”魯仲連一臉輕鬆的道:“我齊國何必懼怕秦國,秦國雖然強大,但中間還隔著韓魏兩國,就算韓魏兩國屈服了,秦軍從陶城東進,奪取我齊地,這也算不了什麼,等秦軍一走,我齊國隨時都可以收復失地。
所以,對於秦國鼓動各國圍攻我齊國的事情,我齊國上下全都不擔心。”
莊蹻聞言立即皺起眉頭。
之前聽說秦國再次伐齊的訊息,就覺得不對勁了。
如今齊國是什麼狀況,天下人人皆知,能收復臨淄都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事了,更別說重振齊國聲威。
這樣的齊國,已經是沒有必要再削弱了。
可偏偏秦國又組建各國聯合伐齊,這其中就有極大的問題。
秦國沒必要再削弱齊國,攻取齊地也難以守住,那秦國伐齊是為了什麼呢?
想著,莊蹻看著魯仲連,遲疑的道:“既然貴國都不擔心秦國,那先生何必千里迢迢的來為楚魏兩國調停呢!”
魯仲連笑道:“將軍,上次將軍從郯城退兵,令公子看到了將軍的善意以及楚國的誠意。不久前,敝國驚聞秦國欲聯合各國伐齊,全都無比恐慌與震驚,群臣全都說各國有了秦國的支援,齊國要想再收復失地就難了。
不過,群臣諸子籌策之中,發現了秦國此舉的不同尋常,因為伐齊對秦國而言根本無利可圖。
是以,諸子斷定,這一次秦國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齊國,而是用伐齊來掩蓋秦國的另一個目的。”
莊蹻一聽,心中頓時緊張起來。
齊國諸子的論斷,也正是他這些天一直隱隱擔心的地方,但他不敢肯定。
於是,莊蹻立即正色道:“先生,不知貴國諸子以為,秦國目的何在?”
魯仲連一臉鄭重的道:“敝國諸子認為,秦國的目的可能有兩種可能。其一,這次鼓動各國伐齊,乃是為了魏韓二週。
一旦各國全都陷入伐齊之中,那麼秦兵出關伐韓,那以韓國之力,就算不亡國,那韓王也得入秦為臣了。
韓國徹底屈服後,秦國還可乘勝伐魏,威逼二週。如此,二週之珍寶入秦,則秦王稷就完成了他兄長秦武王的心願了。”
說著,魯仲連看向莊蹻,臉色更加沉重的道:“可是,如果秦國沒有伐韓,而是直接出兵魏國索要陶城,那楚國就要小心了。
韓國這幾年一直附從秦國,如果魏國又屈服秦國,那就是秦國得到魏韓兩國的兵力。
而秦燕一直交好,秦王稷乃趙國所立,自其即位以來,秦趙關係密切,除了幾年前秦相魏冉與趙相李兌在爭奪陶城歸屬權發生過矛盾外,秦趙就幾乎沒有戰事。
所以,秦國獲得了韓魏兩國的兵力,不伐燕,不伐趙,剩下的齊楚兩國,將軍以為秦國會打那個?是近在咫尺的楚國,還是千里之外的齊國?是伐地得地的楚國,還是伐地肥臨的齊國?”
莊蹻聽到這,瞬間變了臉色。
此時,魯仲連線著道:“如果楚國為了爭奪商丘而與魏國發生矛盾,然後又聽從秦國的話,派出主力攻打我齊魯兩國聯合堅守的郯城,那···”
魯仲連語氣無比沉重道:“那——即我齊國痛失國都,國中八百年積蓄全被掠奪之後,恐怕楚國的郢都以及楚國八百年的積累,也將被秦國所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