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單拱手道:“公子,百姓多愚昧,而齊國開國之君太公,齊人多信之,太公的事蹟,現在還在百姓口中流傳不衰。
世人皆言,當年鳳鳴岐山,周室大興,這才有了後面的周室取代商人坐擁天下。
臣有一策,可在這淳于府衙之中多置食物,以引誘群鳥來食。
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只要群鳥飛來,我們就可以跟城中勇士說,昔日鳳鳴岐山,周室大興,將有天下。如今百鳥雲集,象徵此戰我齊國必勝,齊國必興。
百姓愚昧,聞之必充滿信心,如此,別說樂毅手中沒有二十萬大軍,就算樂毅手中真有二十萬大軍。
就憑城中五萬勇士,也足以堅守兩月以上。
兩月之後,無論國中還是國外,都將有轉機。”
田冀一聽,頓時腦子一懵,在心中大嘆道:沒想到啊沒想到,我這自小被一個老神棍養大的人,居然也忘記了老本行,居然也會迷信科學與智慧···
這一刻,田冀想到了許多,許多。
此時,廳中眾人聞言,全都眼睛一亮,齊聲道:“公子,此策可行。”
田冀一聽,立即收攏思緒,然後點頭道:“善”
說著,田冀對田單道:“田將軍,既然此事是你提出來的,那在府衙引誘群鳥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諾。”
接著,田冀又對王益道:“司徒,請記錄我的話,並將我的話傳給各地的官吏、貴族以及百姓。”
“諾。”王益立即點頭應著。
田冀緩緩開口道:“樂毅率二十萬大軍前來,我心憂之,以為需要從膠東膠南各地每戶徵召一個百姓,才能守住淳于,守住濰水。並以為還要從長城以南的各地,每戶徵召一個百姓,才能快速將燕人從我齊國的土地上趕出去。
但是,我亦知百姓疾苦,這十幾年來,齊國南征北戰,戰事不休。甚至,就在幾個月前,我齊國還大舉徵召百姓防備各國,幾乎齊國每家每戶都有壯男出征在外,而且直到現在還有許多人沒有回到家鄉。
是以,我心憂之,以為從一戶百姓中徵召的前一個男丁還沒回家,又徵召另一個男丁,此事不仁。
我以此事諮群臣,群臣皆言不可,請以百姓為重。
我思之良久,以為然。”
頓了頓,田冀接著道:“昔日周太王面對戎狄侵襲,舍土地而保百姓。因為百姓在太王的心中,遠遠比土地重要。對此,我深以為然。
今日,我齊國面對燕國侵襲,國家雖危難,但百姓也疲憊不堪。所以,我寧願放棄失去的土地,也不願強迫已經疲憊貧苦非常的百姓,毀家而戰。
昔日,齊國無事,我公子冀安坐臨淄,享受百姓供奉。今日,齊國有事,我公子冀當揹負國家與百姓,為百姓提供庇護,而不是繼續壓榨強迫百姓。
所以,燕軍雖有二十萬之眾,但我公子冀將死守淳于,避免百姓在農忙之際遭到燕人的侵襲,也避免百姓在此時被徵召離家。
故,請百姓安心,請各地官員安心,我公子冀絕不會在此時大規模徵召百姓。”
接著,田冀轉頭對宋渙道:“大司田,傳我的命令去齊國北部,就說我公子冀無能,不能為北部的百姓提供庇護,讓他們避免被燕人侵凌。
吾羞,所以,今年齊國北部的田稅就全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