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諸子敲定計劃,查漏補缺完善計劃的時候。
剛剛拂袖而去的唐子,卻已經到了王宮。
王宮。
“先生之來,可是為城外楚燕聯軍而來。”
“正是!”唐子點了點頭,拱手道:“不久前,在學宮諸子議論之時,臣提出破燕之策,但學宮諸子都不同意,是以臣方才在殿中不敢進言。
可是,臣思慮許久,以為臣的策略可以為大王分憂,故而冒死以聞。”
“請先生言之,寡人恕你無罪。”
“謝大王!”唐子拱手道:“大王,剛剛諸子商議說,要捨棄宋國,以讓楚魏兩國兩虎相爭。”
說著,唐子見齊王地變了臉色,心中不禁暗暗冷笑:“你們這些人,自以為有才,卻總是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大王是大王,齊國是齊國。對齊國有利的,未必對大王有利。這才是我得到大王信重的根本。”
想著,唐子急道:“臣聞之,以為此計甚是不妥。宋國乃是大王辛苦所得,群臣籌策,將士效命,百姓辛勞,賴社稷神靈,宋偃王父子反目,這才攻下宋國。
但在諸子口中,這些辛勞彷彿不值一提,被他們輕飄飄的一句話,就被送給了楚國,魏國,甚至秦國。
誠如是,這將置大王於何地,置群臣於何地,置百姓於何地?
甚至,大王耗盡國力而一無所獲,反而讓楚魏兩國撿了便宜,這必定會讓國中父老埋怨大王,以為大王不智。如此,大王日後還如何率領群臣,率領諸將,率領國中父老。”
齊王地聞言,臉色一變。
“而且,他們的計劃不僅太過緩慢,而且還將大王陷入圍城之中。大王乃是堂堂東帝,若是被弱燕亂楚圍困,天下必將笑話大王,而不再尊稱大王為東帝。”
齊王地臉色變得鐵青。
唐子見此,繼續道:“若是諸子的計劃能夠成功,那臣也無話可說,可是,臣心裡卻以為他們的計劃不會成功,還會因為錯失良機,讓齊國失去自救的機會,所以臣才向大王進言。
昔日楚懷王之囚於秦,楚國群臣欲立陽文君為王,而楚相昭雎力主從齊國迎回尚是太子的楚王橫。是時也,齊國群臣大都以為當殺楚王橫以交好陽文君,以此獲得楚國之東地。
結果,因為種種原因,楚王橫才回國即位。但楚王橫即位後,即怨恨齊國囚禁於他,且欲殺之,又怨恨齊國逼迫他割取東國。故而楚王橫一回國就翻臉了,還是大王出兵,才強取東國。
為此,楚王橫恨齊國深矣。”
齊王地點了點,這二十年來,齊國欺負楚國有點狠。
楚國之衰,是因為齊國敗楚國於垂沙,後來楚國損失最慘重的一次,是因為齊國奪取了楚國的淮北地。
因為這些緣故,楚王橫一直比較敵視齊國,沒有緩和與齊國的關係。
楚王橫敵視齊國就敵視,結果楚王橫還敵視同樣欺壓楚國的秦國,同時與東西兩大強國為敵,楚國這些年越發衰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