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我方主力集結完畢!!”
檢閱場上,成千上萬的地表軍隊在此集結,聯合核心盟主李莫西親自走上了點將臺,檢閱這龐大的聯合軍團。
這次聯軍,聯合核心調集了4個複合機動步兵團,總計8000人,這是自上次備用團消耗掉之後,聯合核心能拿出最多的地面部隊了。
每個聯合核心的作戰團分為2000人,細緻劃分為四個作戰營,每個作戰營五百人,配備了20臺輕型載具如武裝皮卡、武裝悍馬,15臺重型載具如武裝渣土車、武裝重卡車,25臺動力裝甲,同時還有5臺軍用裝甲車。
當然,第一複合步兵團是很特殊的,這個團除了標準的兩千人軍隊以及總計160臺裝甲單位之外,他們還整合了全蒙面人軍隊和全鐵血傭兵團軍隊,並以他們組成了兩個特戰連,同時,這個團還獲得了幾乎所有的浮空車和重火炮支援。
至於聯合核心僅有的那些坦克和剩餘的裝甲部隊,李莫西則單獨編出來一個重型裝甲營,整個裝甲部隊以15臺坦克為主要作戰力量,並編入了剩餘的20軍用裝甲車以及最後的50臺動力裝甲,總人數大約為400人,是獨立於其他步兵團的又一編制。
總的計算一下,聯合核心此次投入戰鬥的總兵力為8400人,大約675臺地面載具,450臺動力裝甲,換句話說,聯合核心為了這次戰役,基本上把自己的褲衩都塞進去了。
要知道,聯合核心巔峰時期的武裝力量也只有一萬多人,上次阻擊戰損失了近3000人,對於聯合核心本就是一次重創,這次又出動了8400多人,如果他們也被全部消滅,那聯合核心就真的沒有可以動員的武裝力量了。
至於其他勢力,要說出力最多的,果然還是鋼鐵城啊……
作為一個老牌廢土霸主勢力,鋼鐵城出手可謂闊氣,他們一口氣出動了4個滿編裝甲團,總計12000人,而按照鋼鐵城的說法,即使是出動瞭如此多的部隊,鋼鐵城依舊還有8000人的預備部隊。
鋼鐵城的裝甲團配置基本繼承了黃金時代的北聯邦防備軍的裝甲配置,他們每個裝甲複合團總人數大約為3000人,分成五個裝甲作戰營和一個炮兵作戰營,每個營大約500人。
一個裝甲作戰營裝備了20臺坦克,分為兩個10臺坦克的坦克連,同時還有一個裝甲步兵,10臺裝甲步戰車。
和聯合核心不同的是,鋼鐵城的裝甲團沒有裝備任何輕型載具如皮卡、悍馬,他們甚至沒有裝備動力裝甲,但每個裝甲營都獲得了四架武裝直升機或是四架武裝浮空車的支援,也算是彌補了部分火力不足的空缺。
當然,最重要的部隊,還是當屬他們的炮兵營,和聯合核心所使用的牽引式火炮不同,鋼鐵城的炮兵部隊都統一使用卡車炮,這樣就使得炮兵部隊可以
跟上裝甲部隊協同作戰,而不至於會拉的太遠。
每個裝甲炮兵營都裝備了18門155毫米卡車炮,分為三個炮兵連,每個炮兵連6門炮,此外還有一個防空高炮連,裝備了8門雙聯23毫米對空機炮。
而除了上述的四個裝甲團之外,鋼鐵城還專門部署了一個動力裝甲營,這些動力裝甲營一般分為四個動力連,每個動力連由25臺動力裝甲和12臺輕型突擊載具組成,但這些載具可不是聯合核心那種民用轉軍用的武裝皮卡,而是正兒八經的軍用東風猛士,每臺車可以塞五名輕步兵。
算上動力裝甲營,鋼鐵城一共投入了大約12400人,400臺坦克、200臺重型軍用裝甲車、80臺空中支援載具、72門卡車炮、100臺動力裝甲以及48臺輕型載具,這還不算他們派過來的後勤人員,可以說,鋼鐵城為了這次的戰役也是投入了血本。
百盟書
至於三股主要勢力裡唯一一家高科技勢力,維度組織的出手說實話就扣了不少,他投入的部隊總量遠沒有其他兩家多,但是質量卻不是一般的高。
主力部隊方面,維度組織出動了三個生化步戰團、一個空中炮艇編隊,一個動力裝甲團,總計6000人。
和傳統編制不同,生化步戰團的編制可以說是相當獵奇,一個步戰團只有1500人,且只分為了三個作戰營,但這三個作戰營,卻分為兩個主力作戰營和一個特殊作戰營。
主力作戰營和其他部隊的編制差不多,一個營500人,分為五個主戰連,每個作戰連都裝備了4臺快速機動卡車和4臺重型武裝悍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