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防禦計劃於當天下達,當天晚上新型防線就完成了部署。
在生存的壓力面前,人類的工作效率總能翻好幾倍。
與之前各聚居地所採用的戰壕防線不同,這次天蠍商隊採用了更為簡單的“散兵坑”防線。
簡單來說,就是將原來漫長曲折的戰壕拆分開來,換成一個個獨立但可以相互掩護的步兵坑,用最少的人數和最少的裝備來打出最大的火力。
這種戰術,老美在二戰時的太平洋戰場上經常用,在防守戰時,一個散兵坑裡蹲幾個人交替射擊,然後幾個散兵坑為一組交替掩護,可以有效的抵擋本子的半載衝鋒。
當然,這個戰術放在廢土,也就能欺負欺負沒有裝甲部隊的普通武裝勢力。稍微有點重型載具的勢力打這種防線那都是碾壓!
不過正好啊,眼下這位南望江城,不就沒有重型載具嗎?
與當年的美帝不同,老美當年給陸軍配發的都是半自動的M1加蘭德,也就是俗稱的八大粒,在面對敵人火力壓制和密集衝鋒時並沒有優勢。
但咱們這的散兵坑可不只有半自動和栓動步槍啊!咱們是有突擊步槍甚至輕機槍的!
兩個配備有自動火力的散兵坑交替掩護射擊,那效果不比當年的半自動步槍效果更好?
相比於傳統的散兵坑,聯軍的散兵坑明顯要更大些,每個坑裡,穆勒都安排了一個六人火力小組,其中三把栓動/半自動步槍手,兩名自動步槍手,還有一名輕機槍手。
另外,每個散兵坑中還配備了一個小口徑迫擊炮或是擲彈筒,數發手雷以及兩個RPG27一次性反坦克火箭筒。
這樣的散兵坑,分為三坑一組,組成一個朝外的“V”字型防禦陣,最大限度上發揮手頭武器的壓制效果。
而這樣的防禦陣,聯軍在整條敵人登陸線上一共佈置了20組,前排15組後排5組,最大限度上的封鎖了敵人登陸的可能性。
另外散兵坑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在面對炮擊時的著彈面更小,在大範圍火力覆蓋下的生存率更高。
當然了,如果炮彈不偏不倚的落進你坑裡的話,那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也救不了你嘍……
至於重火力如重機槍、迫擊炮這種,聯軍當然自有安排。
迫擊炮陣地被三個為一組,四個為一組的均勻分佈在城鎮的各個角落,隨時都可以對前線發動精確的火力打擊。
而且,與南望江城不同的一點在於,天蠍商隊真的有能打到江對面的重型迫擊炮,甚至還有63式火箭彈……
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敵人不動腦子,所有部隊一起往上壓的話,那麼戰鬥剛開始他們的部隊就會被聯軍抹去一半!
在絕對的火力壓制與射程優勢面前,你那看似可怕的人數根本不值一提!
至於重機槍,聯軍則利用暗堡將它們巧妙的埋藏在散兵坑陣線當中,作為抵近火力隨時支援。
另外,這整整一條散兵坑防線,都是被極好的隱藏起來的,從江對面朝這邊看,根本看不出來這裡藏滿了部隊!
而在防線外面,靠近碼頭的地方聯軍還佈置了大量的鐵絲網、拒馬和水泥墩
子,這些東西無疑是阻擋敵人衝鋒速度的最佳裝備,是重機槍與火力小組的好搭檔。
至於聯軍的裝甲部隊嘛,嗯……
一些裝備有大口徑機炮的車輛,如裝有40毫米防空炮的05號皮卡,裝有23毫米雙聯防空炮的15號皮卡這種,都被隱藏在了第二條防線。
在戰鬥開始時,他們就會依靠自己的射程優勢,用高爆彈和近炸彈在超遠距離上開始壓制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