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的火炮誰也射不到誰,畢竟光是江面就寬約兩公里,而雙方所使用的小口徑迫擊炮射程一般都只有一公里……
南部自由軍若是想讓敵人防線處於自己的射程
以內,就不得不推進戰線,進攻江面和大橋,而這就意味著他們將直接暴露在北部軍隊的火力覆蓋範圍之下……
“不管了,進攻!進攻!”
“烏拉!!”
隨著南部更加密集的炮火聲傳來,大量的民用載具如脫韁的野馬般衝上江面和大橋,直朝北面湧來!
北面聯軍迅速反應,重機槍火力點率先開火,用三發點射或五發點射壓制敵方的大規模衝鋒。
至於突擊步槍和衝鋒槍……呵呵,眼下這個交戰距離,那突擊步槍就是一塊廢鐵!
大多數突擊步槍的有效射程都只有400米到800米,而它們的實際應用距離卻只有30米到50米。
除非你有倍鏡和其他配件,不然常規的機瞄你根本瞄不準那麼遠,兩人相隔50米就已經很難命中了,相隔100米以上你一眼看過去那就是一個點!
因此,與其在這兩公里以上的距離浪費你那射程400米的中間威力彈,倒不如老老實實的等他們貼近了再打!
遠端阻擊就交給炮兵、重機槍火力點、全威力栓動步槍,在這種交戰距離下,突擊步槍和衝鋒槍就歇著去吧。
敵方民用載具的突擊速度非常快,而北望江城部隊能成功攔截的數量卻特別少,雖說南望江城沒幾臺載具,但是用來第一波部隊投送還是足夠的。
更別提他們還有海量的牽引式雪橇,這些雪橇上搭載著數名士兵,跟在車輛後面隨車突擊,當車速達到一定程度時將自己釋放,以接近車輛的速度朝敵人陣線快速滑行。
不過,這些車輛的駕駛員們貌似忽略了一個問題啊……
大哥你可是在冰面上開車啊!開那麼快你們剎得住嗎?!
只有一小部分車輛在衝到一半的時候開始減速,力求以最輕的力度停在對面的岸上,大多數車輛都是油門踩到底,全速突擊,能直接衝進對面陣地最好!
然後,你就可以看到當第一梯隊距離敵人岸邊不足50米時,才看到冰面上部署的拒馬與水泥墩子,但因時速太快根本剎不住車時的絕望表情了……
相比之下,橋面的戰鬥顯然更為激烈,重機槍對掃,裝甲部隊與步兵步坦協同互衝,迫擊炮互射!爆炸聲與槍聲在整個橋面上迴盪不止,鮮血與硝煙瀰漫與整個大橋!
隨著第一波互衝結束,雙方在橋上的戰鬥最終變成了漫長且殘酷的拉鋸戰,雙方部隊以橋面上的車輛殘骸與廢墟為掩體相互對射,重機槍與迫擊炮也被拉上大橋,為各自陣營的部隊提供近距離火力支援。
當雙方主力與橋上廝殺時,謝林卻只能呆在後排,與一眾精銳部隊一起待命,指揮官已經下令,精銳突擊隊在未得到明確命令時不得出動!
這些精銳戰士都穿著四級防彈衣、雪地迷彩、特殊防彈頭盔,都是黃金時代的軍人後代,或者有些乾脆就是冬眠的黃金時代軍人。
四級防彈衣可以輕鬆抵擋7.62*39子彈的直射,雖說很痛,但總比被一槍射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