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管庫房的汪大海,素來以機敏著稱,他也是最先反應過來的。
他哈哈地笑了幾聲,率先往圓桌走去,還道:“太太說的對!我就不客氣了,先落座了。”
其他人見了,恍然大悟。
他們可都是簽了長契的,就算以後不想在宋家幹了,也不是一時半會可以走的,何必因這個事惹了東家太太、小姐不高興。
眾人紛紛找位置坐下。
羅子興更是要推了元允中坐上席。
眾人見了,不免在心裡罵羅子興陰險,可也佩服他的應變能力,都嚷著非要元允中坐上席不可。
元允中是習慣坐上座的人,推辭了幾句,就順勢坐下了。
宋積雲和錢氏則坐在了元允中的身邊。
大家都圍著三人坐下。
錢氏笑著示意丫鬟上菜。
元允中如猛然清醒般,“哦”了一聲,忙起身去拿酒壺。
汪大海就坐在他對面。
他沒等元允中起身,已麻溜地起身,把酒壺搶到了手裡,道著:“我來,我來!姑爺是貴客,怎麼能讓您執壺呢!”
開始給眾人倒酒。
元允中頗為無奈地向汪大海道謝。
宋積雲懶得理他。
錢氏卻看著滿意地暗暗點頭。
宋積雲等大家的酒都倒滿,就站了起來,以茶代酒,說要給大家敬三杯酒。
“這第一杯酒,要敬大家,這麼多年對宋家不離不棄,沒有你們,也就沒有今天的宋家……這第二杯酒,我要敬先父,他老人家這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宋家窯廠……這第三杯酒,敬大家,感謝大家這麼多年為宋家窯廠所付出的艱辛……”
她說的情真意切,只談從前,絕不提以後,讓在座的人在心底都鬆了口氣,不免想起各自的遭遇,有熱淚盈眶的,也有那唏噓感慨。
但氣氛到底慢慢變得溫情起來。
元允中對她刮目相看,又覺得理所當然。
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