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眾人安靜下來,她才又道:“今夜小院李花清香,便以李花為題。”
詠物詩講究的是,詠物即詠懷,體物肖形,傳神寫意,故而文人做詩,多以梅蘭竹菊自比。
李樹在京中倒頗為常見,李子眾人也常吃,但詠李的詩詞,自古便無幾首。要贈予姑娘,又要意境寫情,這題目出得倒是頗難。
一時間,小院寂靜,均陷入了沉思。
陳縣令皺眉想了想,一時未得好句,便作放棄,看向顧予,笑道:“賢弟可有佳句?”
顧予想了想,點頭道:“還請兄臺幫忙執筆。”
他抄經時也練過幾天字,不過這字的模樣,自己看看也就算了,登不得大雅之堂。
陳縣令欣然提筆。
顧予念道:“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陳縣令驚訝,略一琢磨,運筆如飛,字型工整,又有筆鋒,蒼勁有力,顧予望之,比前世電腦見過的字型絲毫不差,不愧是兩榜進士出身。
顧予繼續道:“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陳縣令一呆,一時間竟忘了下筆,及至顧予催促,這才落筆。
迅速寫完,一抹若隱若現的浩然之氣從筆尖浮現,竟衝進了他的體內,讓他身子微微一晃。
顧予眼看香即將燒盡,讓一旁侍候的婢女將此詩送去。
此時,遞詩之人寥寥無幾。
陳縣令反應過來,急問道:“後面呢?”
顧予思索了一會,一口氣唸完:“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陳縣令持筆,重新運筆如飛,筆走龍蛇,一口氣將詩寫完,筆尖突然爆發出一道氣流,倒灌體內,剎那間,臉色浮現出了一道輝煌莊嚴之相。
顧予看得一愣,意識到這可能和儒家修煉方式有關。
青衣男子羨慕之極:“伯明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能晉升五品境界了。”
陳縣令久久不能言,良久才回過神來,重新坐下,望向顧予的神色,多了些許尊重,嘆道:“賢弟勿怪,此詩意境,與我經歷頗為契合,故能受益匪淺。若非賢弟贈予了元瑤娘子,為兄都想厚著臉皮討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