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了繪馬,一行人說說笑笑,來到了廣場內三顆被注連繩相連線的大楠木前。
其中兩顆緊靠在一起的楠木,被稱為夫妻楠,象徵著深厚感覺,引得不少遊客前來。
處在樹蔭遮蔽中楠木,修剪的圓潤美麗的枝丫嫩葉密佈其上,青蔥如林。
殿內不許拍照,幾人參拜了幾下,徑直向本殿走去。
本殿也是一處祈福的地方,5日元一次,投完鞠兩躬,拍兩下手,就可以許願,最後許完願,還要再鞠一次躬,才能離開。
禮節繁瑣,不過春源朔都依次照做,免得再次出現水手社洗手的那種尷尬場面。
其實本先他是不願意的,但挨不住幾女在耳邊的嘰嘰喳喳,最後也只能妥協。
為了耳根清靜,短暫的繁瑣禮節,也還是能夠接受。
對此,他不由得想起了曾在某本書上看到過的一句名言。
“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說,這屋子太暗,要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
春源朔就覺得此刻,自己也是如此。
幾人許完願後,沿著本殿四周的長廊,穿過左右兩道門通往御花園。
可能是上午已經體驗了代代木公園綺麗的風景,御花園沒逛多久,就有些興趣寥寥。
明治神宮的場地幾乎都是對外開放,幾人圍著神宮長廊又走了一圈,直到日落西山,暮色降臨的時候,才恰好走完。
“有些可惜,沒有見到神前式婚禮誒。”
東山未夕走在鋪滿碎石的參道上,抬著頭邊喝著水,邊欣賞著密佈天際的火燒雲,那從枝丫中鑽出的夕陽,撲打在她童顏的臉上,照的通紅,連帶著滲出的細小汗珠,都對映著可愛的光暈。
“可能今天並不是什麼黃道吉日吧。”中野愛衣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抿了口水說道。
“今天...是...舊曆...十五。”
佐倉鈴音喝了口水,雙腮陀紅,喘著氣說道。
“這個月十五好像不是什麼黃道吉日吧。”內田真理邊喝著水,邊看手機:“不過今天晚上的月亮倒是挺圓的。”
“那晚上賞月怎麼樣?”中野愛衣提議道。
“可以。”
幾女點了點頭。
中野愛衣看向旁邊靜靜喝水的人,問道:“那春源君呢?”
不過還沒等他回答,內田真理就替他點了點頭:“春源到時候和我一起回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