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別人這樣說他們肯定不敢信,可這番話出自李哲這個未來首富之口,就顯得特別有信服力。
楊函式暗暗算了算,她持有150萬股,價值2億,再翻三倍那就是……6億。
要再多買點流通股等著升值,那……
想到這裡,她的心跳不禁有些加速。
難道有一天她也能成為10億級別的富豪?
楊浩討好地對李哲笑著,說:“哲哥,我可不可以再多買點股份?”
他屬於二線明星,最高可以買30萬股。
但這小子捨不得錢,只買了20萬的低價股,見上市後股價大漲,後悔的一宿沒睡覺。
現在聽李哲這麼一說,更是後悔得要死。
李哲看了楊浩一眼,有點無語。
這小子是隻想佔便宜,不想擔風險。
他轉頭對劉雨霏、楊函式、趙小刀、陳瀟他們說:“接下來的幾年公司還會拿出3%5%的期權,獎勵為公司做出傑出貢獻的員工,大家只要努力都有機會的。”
高片酬時代已經來臨了,以後明星的片酬會一天比一天高。
李哲不想被明星的高片酬綁架,降低影視作品的質量,就只能用期權這根誘人的胡蘿蔔吊著他們了。
強制限酬是不行的。
斷人財路比殺人父母還要嚴重。
別說什麼公司培養了你,在利益分歧面前,恩情一文不值。
不過不急,等他收購了亞視,再徹底建成明星製造工廠,可以量產流量明星,就會給他們好好上一課。
港島那幫過氣藝人是便宜又好用,很多人只要公司按時給發工資就感恩戴德了。
至於流量明星,你不聽話公司可以捧紅你,就也可以捧紅別人。
內娛必須要整頓,要不虛假繁榮之後就會像後世那樣成為一潭死水,整個產業都跟著玩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