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制造業?
李哲話音一落,張曉琳、趙佳、陳鵬、餘中峰等人紛紛露出意外之色。
趣動集團旗下多家附屬工廠,生產影視、遊戲周邊產品,工人總數五六千人,是涉及到製造業的,但本質上還是一家網際網路企業。
主業是遊戲開發、運營和網際網路新媒體以及電商、即時通訊產業。
現在李哲突然宣佈要進軍制造業,意思很明顯了,不再侷限於附屬產業,而是要把製造業主營業務之一。
可一家網際網路企業去做製造業,這在後世很正常,但在這時卻有點不務正業的意思。
網際網路是新興產業,製造業卻是傳統產業,在當下還遠沒有發展到融合的程度。
當然,“不務正業”的網際網路企業也不少。
比如網yi的丁三石就投身了養豬事業。
但對於丁三石來說,養豬隻是興趣愛好。
張曉琳、趙佳、陳鵬、餘中峰幾人彼此交換了一下眼神,然後張曉琳開口說:“李總,你是打算進軍什麼行業?”
“服裝製造業。”
李哲頓了一下,接續說:“國內服裝產業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去年服裝產業銷售總額達到了一萬億以上,同比增長25%,發展極快,但服裝產業卻還停留在比較低階的層面上。
產業規模大,卻缺乏核心競爭力,利潤大頭都被那幾個國際大品牌拿走了,國產品牌不少,但大都存在,甚至很多國內消費者也不認可。
簡單來說就是一流的市場、二流的產品,三流的品牌。
我計劃用10年以上的時間,打造出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運動時尚品牌。”
……
張曉琳、趙佳、陳鵬、餘中峰等人認真傾聽著李哲的分析。
趣動集團原本就涉及了服裝產業,影視、遊戲周邊產品T恤、帽子、飾品等,只是比較單一,現在李哲要正式進軍服裝產業,倒也不是特別突兀。
這時就聽李哲又說:“服裝產業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我還打算進軍化妝品、飲料、酒類、農業以及健康食品等更多行業……”
對於進軍網際網路的第一步,經過慎重考慮後,李哲沒有選擇汽車、新能源,而是選擇優先發展傳統輕工業,服裝、化妝品、飲料、食品……
他算是深刻理解了教科書上的那句話,民族資產階級有先天的侷限性,工業基本侷限在輕工業。
因為輕工業投資少,資本週轉少,獲利容易。
但李哲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
他不想取代臺積電,幹翻特拉斯嗎?他當然想。
可是這不現實,發展工業不能只靠一腔熱血,有多大實力,才能做多大的事情。
趣動集團在製造業上缺乏底蘊,比亞迪能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巨頭,是因為人家從95年就開始搞做電池了,不過四五年就擁有了自己的工業園,還成為了摩托羅拉和諾基亞的鋰離子電池供應商。
寧德時代的老總更是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大拿,在成立寧德時代之前就在新能源領域發展了十幾年了。
而趣動集團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