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同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第二天一早,最新一期的《港島日報》照常印刷好派送。
許多訂閱了《港島日報》的使用者第一時間便注意到了第一版面上最中央,那一個加粗的大標題,赫然是《48載風雨路,感恩有你相伴》。
看到這個標題,許多人心中一突,連忙看向正文,得知了《港島日報》轉手,沿用了多年的名字即將步入終結。
《港島日報》雖然日銷量只有幾千份,但依舊能夠訂閱的大多是訂了幾十年的老讀者,看到這個訊息後,許多人都不禁感慨萬千。
心中五味雜陳,傷感、漠視、期待……不一而足。
當然,還有許多人感慨之餘,又對文章結尾誇下海口,聲稱絕對會震撼整個港島的《鳳凰日報》泛起了一絲興趣。
除了這些使用者,傳媒界的其他報社也收到了訊息,畢竟為了不比同行落後太多,許多報社都有訂閱其他同行報紙的習慣,以便儘可能早地把握住新聞熱點。
也因此,《港島日報》的這篇文章也被他們看到了,跟著很快就在業內傳揚了開來。
對於《港島日報》的歷史,業內人士都有了解,畢竟不管怎麼說,即使《港島日報》現在沒落了,但依舊剝奪不了它是一份老報紙、為報界做出過貢獻,也創造過輝煌的事實。
當然,對於新生的《鳳凰日報》,大部分報紙都抱著審視的態度,但也沒太過在意。
畢竟在港島,每一年都有許多新報紙出現,也有許多老報紙倒閉,他們早已見怪不怪了,也就是《港島日報》曾經輝煌過,才會讓他們稍加註意。
而對於《港島日報》是否能夠在換皮後浴火重生,他們大都抱著否定的態度。
之前的幾任老闆不就是前車之鑑麼,而且聽說這次買下《港島日報》的還是一個只有十幾歲的少年人,這不是搞笑麼?
估計又是哪家的公子哥心血來潮買來玩的吧,他們可不相信一個毫無經驗的後生仔可以把沒落的《港島日報》發展起來。
大報社直接將這個訊息拋到了一旁,不再理會,大部分中小報社亦大都抱著看笑話的心思。
就算有理智者,也是抱著觀望的態度。
總而言之,除了寥寥的老讀者外,大部分業內人士都不看好《鳳凰日報》。
…………
對於外界的紛擾,霍文峻完全沒有理會,只是按部就班的執行著計劃。
一大早,霍文峻在報社處理了一下事務,瞭解了各個手下的工作進度後,便繼續去股市蒐集分析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