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秦東做了《中國啤酒工業和秦啤走向世界的策略》的專題報告,他指出,中外文化的差異和知識結構的差異,是眾多外國啤酒無法融入中國市場的原因。
他提出,國際啤酒品牌應該以物美價廉的產品適應中國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要……
這贏得了國際啤酒廠商的共鳴,如果退回幾年前,秦東上課,他們肯定是聽不進去的。
這幾天,論壇中秦東的發言,在全球的眾多總裁中也很是突出。
…當年嶸啤,一批不合格產品出現,是銷燬還是混進市場?他毫無猶豫地選擇了銷燬;
“我們倒掉的啤酒,夠這個城市每人每天喝一瓶了……”
而分論壇上,在眾多攝像機面前,秦東拿了一瓶秦灣啤酒,不動聲色開啟,倒在前面的玻璃杯裡,而其他主講人面前,都是同樣的橙汁。
這一舉動,被不少中國記者和參會者捕捉到,他們對此“精心策劃的推銷”,佩服不已。
“我們也注意到中外企業家的不同,在中國企業還在以價格戰爭奪市場,討論不合格產品應不應該銷燬的時候;
在中國企業家努力“炫耀”自家企業“質量第一”理念,剛剛意識到,要“讓產品適應市場”的時候,跨國公司的發展早已越過這一“初始階段”,外方代表們的發言,討論的是“上市公司的監管”、“壟斷企業的社會責任”,或是“市場競爭中的商業倫理”……”
“奧古斯特先生,您怎麼樣看待秦?”海茵薇笑著問道。
“他是這次財富年會上的明星,”老奧古斯特道,“最耀眼的明星!”
……
三天很快過去,有豪情有碰撞,有火花也有閃電,這場籌備了將近10個月的論壇,隨著幾十架公務機呼啦啦走了,幾千名志願者散去,徹底結束了。
秦東與傑克韋爾奇一起,參加了一個私人晚宴。
“韋爾奇先生,您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您認為,中國50年後將會怎樣?”
鏡頭中的韋爾奇很輕鬆,“再過50年,中國將成為一個對世界極具影響力的大國。”
“如果用一種顏色形容中國,是什麼顏色?您再到滬海,滬海的哪條街道哪些景最吸引您?……”記者的提問非常富有感性。
果然,韋爾奇笑了,“中國有很多紅色,但我印象最深的
還是紫禁城黃色的琉璃瓦。”接著,他靠上椅背:“第二個問題
提得有點專業”,他笑著回答,“其實我直到昨天晚上才和太太
一起,第一次逛上海大街,當然,以前我來過這裡,現在我每天必須散步20分鐘,因為我的太太要我減肥。”
秦東和韋爾奇都笑了,兩人並肩的畫面迅速上了各大媒體頭條。
結束了,熱鬧已經遠離,心境已經平靜。
就在秦東重新審視著上海市場的時候,梁競把電話打了過來,“我現在在杭州的靈隱寺……”
秦東這才想起來,他還欠梁競一次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