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當中巴車緩緩開進公司的時候,一位儒雅的領導走下車來。
他依次與等侯的秦啤領導班子握手,當走到秦東面前的時候,“小秦,我是記得你的,籃球打得好,釀酒也有一套,現在成了副董事長?”
“小秦是我們省最年輕的董事長。”市裡陪同的領導笑著解釋道。
“嗯,聽說你們今年提出大名牌發展戰略?”領導朝前走去,市裡領導看看秦東,秦東會意跟了上來,下面就沒有何湧生和彭高德什麼事兒,由他單獨彙報了。
“我們實施大名牌戰略的背景是國際上經濟日益的全球化,在國內是我們即將加入世貿組織,這樣一個直接的後果就是,各行各業都將在沒有任何壁壘的市場中進行公平競爭。”
“現在啤酒業的現狀就是,數百家良莠不齊,雜亂無章,缺乏規劃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的中小型啤酒企業各自為政,這樣的狀況如果延續到入世後,一旦國際大型企業攜帶雄厚的資本實力和成熟的管理經驗以及他們所熟悉的國際規則而來,極有可能對國內的啤酒市場進行慘烈的掃蕩和整合。”
“嗯,你的眼光很長遠,”領導笑著點頭,“這樣的狀況其實出現在各行各業,所以也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鼓勵有實力的企業進行擴張與整合……”
“對,”秦東興奮道,“我們秦啤就是要透過擴張,用我們秦啤品牌兼併一系列的品牌,在入世前形成足以與國際大集團相抗衡的企業集團。”
“這是你自己的想法還是……”領導笑著問道。
“秦東同志提出了大名牌戰略,並且已經付諸實施,他們在陝西已經兼併了一些啤酒企業,差不多也已經一統山海的啤酒市場,今年,他們還計劃進軍上海,跟上海的洋啤較量較量……”
領導讚賞地看一眼秦東,“秦啤是一個民族品牌,守是沒有出路的,什麼是市場經濟,有了市場才有經濟,沒有市場什麼也談不上……”
“你們是想把兼併的企業,都打秦啤的牌子?”
“也不是,比如我們西安分公司打的就是唐朝的牌子,揚州啤酒打的也是自己的牌子,還有沈南,打的是北冰洋的牌子。”
“對,一定要珍惜這個品牌,當初茅臺也想在全國發展,讓各地都上茅臺酒,都打茅臺酒的牌子,後來我們認為路子不對,這樣會葬送茅臺酒的,這些品牌,一定要讓消費者認為有秦啤的味才對。”
“那您嘗一嘗我們的啤酒?”秦東笑著邀請道。
金黃的啤酒端上來,領導笑著舉起酒杯,“我是秦啤的忠實消費者,希望把這個品牌發揚光大……”
“那請領導為我們秦啤寫點什麼。”秦東試著問道。
“好吧,”領導最終還是答應了,“你們提出的大名牌戰略,其實就是民族品牌戰略……”
大名牌戰略!
五個大字,龍飛鳳舞,“希望中國的啤酒,守住國內市場,也要走向國際市場。”
大名牌!
當杜小桔回來的時候,滿秦灣都在說這三個字,也都在說秦癲子,“他又怎麼了?”現在杜小桔對自己丈夫的事已是見怪不怪了。
“領導親自題詞,電視臺都報了,不信,你回家看看,這五個字就掛在你們家客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