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長,我們要把市場重新奪回來。”藤野清志清癯的臉上洋溢著亢奮。
萬子良很是納悶,這幫日本人怎麼了,怎麼奪回來,你們倒是明說啊。
“萬廠長,合資後,我們的銷售會實行一路叫作新鮮度管理的策略。”藤野清志笑著解釋道,他信心滿懷,又一次強調道,“新鮮度管理。”
1986 年,朝輝公司開始推行鮮度交替的管理戰略,其具體內容是:對產出 20 天后才出廠的啤酒進行回收。
這一策略的提出者正是瀨戶雄三。
在日本市場上,瀨戶雄三用“更為執著的鮮度追求”來概括自己的鮮度戰略,他回顧朝輝挑戰鮮度的歷史時說了下述這樣一句話:
“啤酒就靠鮮度!”
這一近乎偏執的概念,起初朝輝的職員們的慢吞吞的想法是“一點點地增加鮮度就行了”,瀨戶雄三卻大聲疾呼:“一鼓作氣幹到底”。
迄今為止,朝逃啤酒從成品到送到顧客手裡花的時間越來越短,今年,朝輝公司的目標是五天內出廠,銷售商也必須在三天內出手。
“五天內出廠,銷售商三天內出手?”萬子良大搖其頭,“不可能,辦不到,真的不可能,辦不到……”
“萬廠長,在我們日本,大家起初的反應也是辦不到,可是是這時候就要看主帥的領導能力了。”瀨戶雄三笑道,“當時,我只有一句話:幹!我們花了一年,這個目標大致實現了。
我又說了,只要幹不就實現了?再縮短點!……”
“那麼,瀨戶本部長,我想問,我們雲啤從成品到出廠要多長時間,我們的批發商到商店飯館需要多長時間?”萬子良問道。
“從成品到出廠5天,從批發商到銷售店7天,一共十二天時間,”瀨戶雄三寬慰萬子良道,“現在有了天津大發,我們要發動起所有經銷商來……當然,我們也要擴大直送……”
“本部長……”藤野清志突然叫道,“秦東在日本作過研修生,也熟悉我們的銷售策略,他們不會……”
瀨戶雄三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可是轉眼笑了,“藤野君不要妄自菲薄,雖然他對日本啤酒企業是熟悉的,可是隻熟悉札幌啤酒,當然,如果他們真的採用鮮度管理,秦灣與雲海相隔幾百公里,從出廠到運輸再到雲海,這也需要時間,我們的啤酒還是最新鮮的……”
……
日本人磨刀霍霍,秦東和嶸啤也沒有閒著。
物流?
“啥叫物流?”孫元英詫異地問道。
依照秦東的想法,將來,嶸啤要在各地建廠,在各地建立啤酒倉庫,就象後世的京東一樣,在全國各地都有倉庫,快捷方便。
“物流簡單說就是貨物流通,我們在雲海市場上只有一個目標,我們要讓老百姓三天內喝上我們的新鮮啤酒……”
當週喝上鮮啤酒?
孫元英馬上搖頭,“從出廠最少也得三天時間……”
“特事特辦,雲海市場特別對待,”秦東道,“當天出產的啤酒直供雲海,路上運輸一天時間,我們直供,一天時間必須送到飯店,商店和老百姓的餐桌上!……”
……
誰是最新鮮的啤酒?
在這個炎熱的夏天,雲啤和嶸啤幾乎同一時間都打出了“新鮮啤酒”的旗號!
同樣的天津大發,不同的啤酒名號,同樣的銷售人員,不同的銷售說辭,一時間,雲海的老百姓受寵若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