嶸啤,倉庫。
沉重的大門被緩緩推開,秦東與邵大偉大踏步走了進去,這裡面存放的大麥和大米。
“這麼多原料,今年一年也夠用的了。”邵大偉抓起一把大米放在手上,又在鼻邊聞了聞,啤酒的行家,自然知道大米和大麥的好壞。
“是夠用的了。”秦東笑道,“酒瓶也夠用了。”
邵大偉馬上想到了堆集如山的酒瓶,他還多次詢問周鳳和,為什麼回收這麼多酒瓶,一是佔用場地,二是佔用資金。
“我這是在打時間差……”秦東笑道。
現在正處於啤酒的銷售旺季,現在回收啤酒瓶大約每個五毛錢左右,但在去年冬天和今天春天,一個啤酒瓶能便宜二毛多。
“我們四個廠,場地廣闊,冬季資金壓力小,我就大量進貨。”秦東也抓了一把大麥,在鼻邊聞了聞。
哦,邵大偉心裡一動,秦東可沒有讓日本人參觀自己的倉庫,日本人剛走,他就跑到倉庫裡來,難道這就是他說的計策?
“這批大麥和大米也是去年收購的……”
每年春夏之交,正是大麥和大米價格上漲之時,嶸啤在去年年底,就採購了今年8月份的大麥和大米。
“去年我們購進大米時,是每公斤八毛六,現在一塊七,貴了一半還要多……”
今年原材料價格上漲,煤炭的價格也跟著上漲,啤酒的成本隨之也水漲船高,每個啤酒廠都有壓力,可是邵大偉已是明顯感覺到,嶸啤不會為原材料漲價而擔憂。
成本優勢在這裡,嶸啤的價格想漲就漲,不想漲維持原位都會給對手造成很大的壓力。
邵大偉好象已經猜到了秦東手中的利器,利用原料材成本帶來的優勢,與朝輝公司大打價格戰。
可是他想到的跟秦東講到的,壓根不是一回事。
兩人從倉庫裡回來,秦東就召開了銷售會議。
與日本人開打,又是在嶸啤的家門口,雲海分割槽自然擔當重任。
“孫元英,現在停下手上的一切活動,下面兩個月,你只幹一件事情……”
羅玲、王新軍、聶新鳴等人都看著秦東,戰前的佈置已經開始,挾多年勝利的餘威,他們也想跟日本人好好打一場。
“秦總,你就吩咐吧。”孫元英也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好,你把雲啤的經銷商給我挖過來。”
啊!
孫元英馬上面露難色。
中國啤酒的傳統銷售方式是“大客戶營銷”,簡單說就是主要抓住一批商,透過一批商往下分銷,下面有二批商,甚至三批商。
“大客戶營銷”有自身優勢,比如銷售成本相對較低。
“秦總,我們跟雲啤在雲海打了兩年,該投靠我們的經銷商基本上都已經拉了過來……”孫元英陪笑道。
他說的是實情,嶸啤在雲海有自己的經銷商,那些現在還是雲啤的經銷商,“叛變投敵”的可能性不大。
“現在,雲啤的市場終端幾乎都被雲啤以各種方式,比如保證金等牢牢控制了,我們的啤酒被拒絕銷售,或被放在櫃檯後悄悄銷售,”孫元英生怕秦東不瞭解雲啤市場的現狀,又解釋道,“我們現在把雲啤的經銷商拉過來,他們手裡都有大量的存貨,難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