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百餘年屈辱,自《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始。
1840年,英國人用洋槍洋炮轟開了中國大門,從天朝上國迷夢中驚醒的人被迫簽訂了一個又一個平等條約,在屈辱中走向開放,在屈辱中試圖發奮圖強。
民國時期,政府曾發起過一系列改約運動,但以二戰五大戰勝國之威,仍舊不曾把最早失去的香江明珠——香港收回。
改革開放後,隨著國際形式的好
轉,以及國家的日漸強盛,中國人直起腰板向英國人提出香港的主權問題了。
經過十數輪談判,中英聯合宣告宣佈1997年香港正式迴歸。
百年的屈辱終於能夠洗刷,分隔的同胞終於能夠再次相聚,經過十多年的漫長等待,1997年7月1日0時0分,全中國人民將見證這一個偉大而光榮的時刻。
可是,最惋惜的是,提出“一國兩制”構想的老人,於此年初去世,十分遺憾的未能實現“到我們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的願望。
“喝酒,”一個小夥子大吼一聲,“喝什麼酒?”
“秦啤大眾。”又一個小夥子接著吼道,“這樣的日子就得喝大眾。”
一箱又一箱的大眾抬了過來,另一處嶸啤的玉米啤酒卻無人問津。
“白哥,我這裡大眾沒貨了……是啊,我提前儲存下一批,可是誰道今晚都象發瘋似的……不夠喝啊,對對,你得支援,緊急支援……”
小西湖的老闆趕緊把電話打給了白起。
很快,經銷商的車就趕到了,卸下一車半車的大眾啤酒,“夠了嗎?”
難說!
小西湖的老闆看看裡面歡騰的人群,照這架式,不得喝個通宵啊!
一家一家飯店酒店裡,一處一處衚衕口街邊的商店、食雜也店裡,大家不約而同選擇了秦灣大眾啤酒,作為迎接香港迴歸的啤酒!
“照這架式,我們要輸,”趙牡丹跟羅玲碰在一塊,“得想個辦法。”
大晚上搞促銷是不行了,大家都盯著電視,此時的電視上也沒法打廣告,就是你散發印刷品,老百姓看都不會看一眼。
降價,好象也不行,今晚喝的就是一個痛快,再扣門的老百姓,在今天這個日子裡,也會放開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