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秦東在秦灣啤酒界的名氣,他來到西安,沒有人會裝作看不到,金雞啤酒的朱全忠更是如此。
說起金雞啤酒,陝西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此時正是金雞啤酒的黃金時代,回望過去幾年,這個以金雞命名的啤酒品牌戰績彪炳,在整個西北地區佔據絕對的市場份額,是陝西省最受歡迎的49個利稅大戶之一,被譽為“中國西部啤酒工業的一顆明珠”。
從一個小車間,一路壯大,擠入全國十強,金雞啤酒也就僅僅用了12年時間。
而金雞剛剛成立的時候,有人統計過,全省當時有16家啤酒廠,能叫出名字的東有太史啤酒與秦力啤酒,西有金雞啤酒,南有漢中的三強啤酒,西安有唐朝啤酒……
可是是論裝置,金雞啤灑遙遙領先,從一開始就從美國、瑞典、西德成套引進的制酒裝置。
論品質,在全省16家啤酒質量評比中,金啤品質名列第一。
強大的生產力,也使得啤酒走入西府千家萬戶,金雞啤酒更是藉此一舉奠定了西府啤酒一哥地位,而在金啤之前,西府最為流行的是由金雞飲料啤酒廠出的水星啤酒與峪泉啤酒。
進入九十年代,金雞啤酒在整個西府的普及程度更是令人歎為觀止,從小孩到老人,從縣市到鄉村,都有關於金雞啤酒的印記。
除了城市人群,鄉鎮農村對金啤的記憶,總是與夏收有關。
在收割機還未普及的年代,裹著熱浪與汗水,從小賣部拎到曬場的一捆捆金啤是夏收記憶裡最攢勁的記憶。
如果說80年代中後期的金啤是橫空出世,那90年代則是金啤最為輝煌的十年。
90年代初,金雞啤酒認識到一件事情:啤酒最大的消費地是西安。西安一條街的消費量就比一個農村縣的消費量大。據此,金雞啤酒制定主攻西安的戰略,得西安者得市場。
1993年,這一年西安的夏天特別熱,金雞啤酒組織200多人的直銷隊,進駐省城西安,走街串巷推銷金雞啤酒。一手掀起了省城啤酒大戰,20天時間,金啤在西安賣出1000多噸,同年6月,金雞啤酒廠西安銷售公司成立。
1994年,金雞啤酒的產量達到15萬噸,成為西北最大的啤酒生產廠家。
西安市場從到處逢人說唐朝,到人人都喝白金雞。
1995年,金雞啤酒實現銷售收入4億元,實現利稅六千萬元,其產量、質量、銷售和利稅居西北同行業之首,在全國800家啤酒企業中名列前25位,成為陝西啤酒行業老大,在西安市場覆蓋率達到80%左右,在咸陽、金雞、安康等地達到95%以上,此時四川、山西、甘肅、河南等十三個省區都有金雞啤酒的身影。
“今年,額們計劃聯合太史啤酒、銅川啤酒廠、延安啤酒廠、漢中啤酒飲料食品總廠、三元麥芽廠等企業,成立陝西西方啤酒工業集團。”
金雞縣,虢鎮,金雞啤酒廠。
廠長朱全忠大踏步走下臺階,身後跟著的是廠裡的領導班子,他們是給朱全忠來送行的。
朱全忠此去西安,是要參加一家著名企業舉辦的答謝會。
“那額們可就是佔了陝西啤酒的半邊天了。”一個副總笑道。
“是整邊天,”另一個副總不服氣道,“是陝西的整邊天,中國啤酒的半邊天!”
朱全忠意氣風發,“不管是半邊天還是整邊天,老人家不是有句話嗎,叫作金雞一唱天下白!”
所以,金雞啤酒的商標是白色的,白金雞讓它在一眾國內啤酒中辨認程度很高!
“什麼唐朝,什麼秦東,這是陝西,是額們的地盤!”朱全忠笑道。
“今年,我們金雞啤酒還要擴建一個15萬噸的現代化啤酒廠,讓我們的金雞啤酒生產能力達到30萬噸。”他看到一個副總給他拉開車門,他也不客氣,低身坐進車裡,“回去吧,都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