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深秋的北京啤酒市場,民族熱情依舊高漲。
《豈讓市場再遭踐踏,國啤重振雄風》
《萬里長城永不倒,嶸啤當自強》
《嶸啤,扛起民族啤酒工業的大旗》
……
第二天,京城幾乎所有媒體都報道了長城之上嶸啤的“漫卷紅旗”,對這場北京啤酒大戰中屢屢挫敗洋啤的國啤,所有媒體幾乎不惜溢美之辭!
出了車馬費和勞務費的米特啤酒,卻罕有人提及。
塞加知道,在這場大型公關活動中,米特輸了,輸得沒有一絲臉面。
而嶸啤,幾乎是又做了一次不花錢的廣告,產品的美譽度和知名度,幾乎達到了巔峰!
讓塞加沒有想到的是,一天之後,央視也報道了長城之上嶸啤的活動:
在此之前的兩年裡,聯想、海爾、長虹等本土公司依靠價格戰和高舉民族品牌旗幟,在家電、飲料等消費品領域中節節取勝。
但是選擇不降價,以市場營銷手段與外國公司硬碰硬的中國企業,嶸啤不是第一個,也決不是最後一個……”
央視都關注了,雖然沒有直接點評外國公司的名字,可是那一天,兩場活動,大家自然都知道誰是那家外國公司。
一時間,米特啤酒銷量大跌!
“把外國啤酒從長城上趕下去!”人們酒足飯飽之餘,許多北京爺們提起米特登上長城,就是氣不打一處來。
這些漢子是啤酒消費的主力軍,塞加知道犯了眾怒,現在他很後悔到長城上去搞這麼一個儀式。
他很快接到了美國總部的電話,總部很重視中國的市場,自然不允許象德國貝殼啤酒一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接完電話,塞加反而倒輕鬆了許多,他知道,心裡的那隻靴子終於放下了。
可是,北京,從市場調研到合資辦廠再到走向市場,這裡傾注了他的心血,可是現在他就要黯然離開了。
“王總經理,”臨別與五環啤酒總經理王瑞作別,塞加故作輕鬆,“看來,我還是不瞭解中國市場,我不是輸給了嶸啤,我是輸給了中國的消費者。”
他還是嘴硬,也難怪,從進入市場到現在,他只見過秦東半面,還是開第二次價格協調會的時候。
“塞加先生,我能問一下,誰來接替您的位置嗎?”這才是王瑞送別塞加的理由。
“這你放心,這是一個最懂得營銷的人,他會幫助你打敗嶸啤,佔領北京市場的……”塞加笑著與王瑞握手,走向登機口,“他是資深的營銷經理,獨一無二……”
塞加回美國了,夏雨卻一直沒有閒著,他帶著人滿北京城的跑,秦東給他一個任務,在北京城建立五十座嶸啤的倉庫。
當塞加離開中國的訊息傳來,夏雨站在一座倉庫前,哈哈大笑,看來,世界第二大啤酒製造商也不過如此嘛。
“聽說,塞加回去了,米特要派一個懂得營銷的高手過來……”郭斌彙報道。
“來吧,歡迎,沒有對手是真的寂寞,”夏雨嘚瑟道,“來吧,老子專挑高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