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廠裡也沒多少錢了吧?這樣,以戰養戰吧,先把海城搞起來再說……”秦東笑著站起來,“雙休,就不打擾大家休息了,好,散會。”
大傢伙互相看看,笑著打著哈哈走出門去,李建義卻落在了最後面,他走向秦東,面色誠懇,“秦總,我為我過激的話道歉。”
“老廠長,我們打交道不是一天了,道歉的話不要提,永遠不要提,就生分了,”秦東忙說道,“四分廠的改造提升工作,你得跟徐鳳梧一起把關,我還指望著你呢。”
“我這把老骨頭扔在海城了,”李建義激動地道,“不吃飯不睡學也得幹好,你就放心吧。”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雙休就該休就休,我們班子成員帶頭。”秦東拉住李建義的手,話題又是一轉,“年底前,我要見結果,十一月份重新投產,沒有問題吧?”
……
就快要進入夏天了,北京啤酒大戰更激烈了。
這個夏天,世界第二大啤酒製造廠米勒也來到中國,國際經營部主任塞加和他的助手出入各大賓館飯店,走街串巷,把北京市面上能見到的各種品牌的啤酒,從原料、水質、口味、價格、包裝、廣告、營銷到買酒者的年齡、職業和心理一一作了專題研究。
最後,他們選定北京昌平一家啤酒廠作為合作伙伴,定點生產米勒啤酒。
其它外資品牌,美國的千威,丹麥的嘉士伯,荷蘭的海涅根,墨西哥的科羅娜及藍帶、力波,或者透過合資合作或者租賃、申請生產許可證等方式,積極搶食北京市場這塊大蛋糕。
就是京津周邊的八十家啤酒廠,也加入到戰團,細算起來,北京市場上的啤酒品牌,已經達到了一百五十多個,戰火在這個炎熱的夏季熊熊燃燒。
在這一百五十多個中外啤酒中,德國的貝殼啤酒就是其中之一
嶸啤遭到環保處罰的訊息傳到京城,中國啤酒沒有人震驚,大家都沒有什麼環保的概念,不要說啤酒了,工業廢水說排就排。
而貝殼的施特勞斯看到這條報道,他認為機會來了,“劉經理,我們是不是可以在這方面做做文章?”嶸啤打敗紅星,風頭正盛,施特勞斯也老早就把嶸啤看成了假想敵,他惦記嶸啤不是一天兩天了。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貝殼的合資方金鑰匙啤酒的總經理劉志看看這個德國人,“施特勞斯先生,說實話,我們中國人不關心這個,你想在這上面給嶸啤使絆子,不會有效果的。”
他有些鄙夷地看看這個德國佬,他不懂中國,嗯,只懂啤酒。
“那你的意思是,我們放棄這個打擊對手的機會?”對於劉志,施特勞斯很不滿意,兩家啤酒廠的合資也一直是磕磕絆絆,合作得很不愉快。
“我是說,這樣的打擊沒有效果,中國的老百姓不關心你汙染了下水道,而只管心啤酒的價格,還有他們喝進胃裡的啤酒是不是質量合格。”劉志兩隻三角眼,面板黝黑,性格很是強勢,說話也很乾脆。
“好吧,我再考慮一下。”看著劉志出門,施特勞斯的臉就沉了下來,他幾乎惱怒地對自己助手吼道,“馬上,尋找別的合作企業,金鑰匙啤酒,我們合作,到年底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