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央視廣告招標是中國經濟的風向標,那麼美國紐約時代廣場,此時是世界經濟的風向標。
1994年12月31日下午4點50分,隨著一九九四年的最後一次落日西沉,璀璨的燈火把這個城市瞬間點亮。
一九九五年的新年鐘聲即將敲響,一塊巨大的廣告牌樹立在中國留給全世界的印象中。
美國紐約曼哈頓最繁華、也最具有商業標誌意義的時代廣場,豎起了第一塊中國公司的廣告牌,在可口可樂、索尼、豐田等國際品牌的旁邊,“嶸崖啤酒”的霓虹燈廣告十分醒目。
嶸崖啤酒副總經理秦東站在廣告牌下,接受新華社徐和銀以及數十家美國媒體的採訪,他侃侃而談,信心十足。
梁競看著他的風采,她絕對有理由相信,這應該是他的企業家生涯中最值得驕傲的時刻之一。
第二天的《紐約時報》報道說,“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在世界上廣告密度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商業區做的中文廣告,時代廣場由此出現了一種新的廣告語言――中文。”
在後來的幾年裡,很多人出國到曼哈頓,必去參觀這塊嶸崖啤酒的廣告牌,它成為中國公司進入全球化的一道風景線。
“在這裡打廣告不便宜吧?”
此時,作為企業家考察團的最後一地,中國所在在波士頓哈佛大學學習的企業家都來到了時代廣場,這原是沒有日程安排,是宋團長請示了國內,臨時加上了。
“不貴,”秦東笑道,“月需支付12萬美元……”
“十二萬,美元啊,一個月就要付出這麼多錢,還說不貴?”柳聯想笑道,“摺合成人民幣要一個月七八十萬,一年下來,也要有一千萬了!”
對比央視競標,在紐約時代廣場打出中文的廣告牌,花錢還是少的,意義重大。
並且,國內的媒體也會大肆報道,同樣會收割一大波免費廣告。
“把啤酒打進白宮,把廣告牌樹立在時代廣場,”宋團長看著廣告牌上的中文,“秦東,這下你想不出名都不行了。”
……
回國的飛機起飛了。
秦東與柳聯想又坐在一起,“小秦,對計算機行業熟悉嗎?”
“不熟悉。”秦東直截了當地回答道。
“哦……”柳聯想笑笑,與嶸啤的高歌猛進不同,這時候的聯想用內外交困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跟巨人集團的史玉柱面臨的情形一樣,聯想正陷入電腦業的寒冬之中。國際電腦品牌商猛烈地衝擊市場,而受宏觀調控的影響,國內機關事業單位的採購能力卻不見起色。
眼下一個要命的事情是,聯想到底該往何處去。
當時中關村幾乎所有的知名電腦公司都放棄了最艱難的自主品牌經營,退而做跨國品牌的代理――長城做的是IBM,方正做DEC,四通做康柏,而業界風頭最勁的史玉柱則已經宣佈轉戰保健品,這些對聯想高層的決策都有不少的影響。
就是在這一點上,公司的兩大靈魂人物,柳傳志和倪光南發生了致命的分歧。
退縮或轉行,都不是他們的選擇,分歧發生在突圍的方向上。
倪光南決心為聯想創造新的技術制高點,他選中的方向是“晶片”。
此時國際上,晶片技術日新月異,英特爾等公司把持著技術的方向。如果聯想能夠在這一領域獲得突破,將一舉確立其在全球電腦產業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