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國啤> 第22章 辦公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章 辦公司 (1 / 2)

額吉來到秦灣,坦克叔叔和鍾家窪的街坊們都想請吃飯,可是額吉都謝絕了,鍾小勇和馬小軍的父母就做好了肉食,自己個端過來。

晚上,坦克叔叔過來,跟一大幫街坊鄰居聚集在秦東的小院裡,大家吃菜喝酒,聊草原生活,聊秦東兄妹,好不暢快,額吉也愉快地看著大家,不時熱情地招呼著大家拿起草原上最正宗的手抓羊排。

“大東,電話。”杜小桔笑道,把手裡的大哥大遞給秦東。

電話是三師兄蔣遠平打來的,他此時正是猶疑不定的時候,就想打電話給秦東,徵求一下意見,他對自己這個惟一的師弟,還是很看重的。

兩人要說的,無非還是八八年時討論過的話題,蔣遠平還是想“下海”。

可是這種下海的風潮,起源於今年異乎尋常的南巡旋風,這股旋風不但在政治上造成了空前的震動,同樣在經濟上形成了強烈的號召力。

那些諳熟中國國情的人,都從中嗅出了巨大的商機,很顯然,一個超速發展的機遇已經出現了。

這時候,需要的就是行動、行動、再行動。

受南巡講話的影響,在政府的中低層官員中就出現了一個下海經商熱,後來他們管自己叫“92 派”。

香港《亞洲週刊》曾引用遼北省委組織部的資料說,該省在 1992 年前後有 3.5 萬名官員辭職下海,另有 700 名官員“停薪留職”去創辦企業。

據《中華工商時報》的統計,當年度全國至少有 10 萬黨政幹部下海經商,其中最為知名者,是時任北京市旅遊局的局長,他於 7 月辭職下海,創辦了一家酒店管理公司。

“小秦,你說,我幹什麼最合適?既要能發揮自己的特長,還能快速出成績?”蔣遠平這幾天很是苦惱,也很是興奮。

“老陳,你認識的,國家發展研究中心的,還有振華,”蔣遠平在電話裡把這幾天的情況跟秦東作著介紹,“我們在崇文門老陳的家瞎聊,夜深了便抵足而眠,哦,還有物資部對外合作司的田源……”

“我有個朋友,以前在國家體改委任過職,馮侖,他現在已經到了海南,他打電話回來說,海南已經熱得一塌糊塗了……”

秦東也不主動說話,他知道,師兄現在需一個可以傾訴的人。

現在,全國人都感覺機遇擺在眼前,彷彿跨過這道門檻,任何人都是勝利者。

而象師兄這樣的人,這些人往往在政府部門待過,有深厚的政府關係,同時又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具有前瞻性的預測能力,能夠創立一個行業併成為行業的領頭羊。

“師兄,我知道,你認為眼前是難得的機遇,可是有舍有得,你捨得最年輕正局級,那將來你就是公司的大老闆……”

老闆這個詞,在南方已經很流行,可是在北方聽起來仍很是刺耳。

“但要從頭幹起,當然以你的能力和人脈,要起來很快……”

“小師弟,你不要搞啤酒了,乾脆我們一塊到海南,一塊開公司……”蔣遠平的話裡透著一股灼熱。

秦東笑了,“我這輩子只搞啤酒,當然,偶爾也會搞點別的,比如開開飯館,開家夜總會……這就算幾支小插曲,啤酒會是我生活和工作的主線,不能偏離……”

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夠了,貪多嚼不爛!

哦,電話那邊的蔣遠平也是聰明人,他立馬意識到秦東這是話中有話,是啊,他是部裡最年輕的正局級幹部,全國的老闆有的是,可是全國他這個歲數的正局級不多……

“小師弟,我明白了,”蔣遠平的灼熱已慢慢消散,“我會好好考慮的,哪天你到北京,我們一起抵足而眠,暢飲到天明……”

秦東笑著結束通話蔣遠平的電話,手持大哥大就走了出來。

“安達,”烏日圖那順笑道,“你腰上佩戴的那個鈴鐺去哪裡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