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廠長、朱奕、董青鯤等人也到處宣傳,“吃了北海黃金,胃口好了,胃舒服,渾身有勁……”
就連梅毓秀也在開口了,起初他對於秦東搞什麼保健品,是極力反對的,當聽說是廢酵母再利用時,又轉怒為喜,以前秦啤和北京啤酒廠沒有搞起來的事業,秦東搞得好!
越來越多的沈南人、山海人熟知北海黃金了,經銷商越來越多,沈南最遠的一個縣區,前兩個周就回款15萬元,後二個周直接回款30萬元……
“這真的是黃金啊。”方大力感慨道,看著眼前黃燦燦的片劑,她就放進嘴裡一顆,現在她不光賣,自己和家人也在吃。
同樣看著眼前金燦燦的北海黃金的還有王延輝。
“外國人好,外國人好,都他媽的崇洋媚外,”這幾天,凱拉一號的出貨量下降得厲害,王延輝這個看似斯文的人直接爆了粗口,“掛羊頭副狗肉,我們得想辦法!”
王延輝坐不住了,自打幹保健品行業來,他還沒有這麼被動過,想當年,他也是銷售明星啊。
他可是被瀋陽飛龍的老總姜偉稱作營銷天才的人。
在此前的幾年,上海有一家保健品公司,他曾是地區代理商,在那家保健品公司全年的銷售額中,王延輝所在的地區就佔了三分之一。
看到保健品這麼賺錢,王延輝乾脆心一橫自己幹了,他的凱拉一號與上海那家保健品公司無論在功能和配方上都一樣。
這也讓兩家公司對簿公堂,可是這卻又間接開啟了凱拉一號的名聲,憑藉著每盒比對方便宜兩毛的價格,和王延輝強大的營銷攻勢,上海那家保健品公司逐漸處於下風,進而收縮戰線,最後竟奇蹟般被王延輝收購了。
“老王,拿出我們的三板斧,沈南是我們的大本營,大本營不能丟,把秦灣人趕回老家去。”
……
時代的長河,一潮又一潮,浮沉隨浪,人事滔滔。
商場就是戰場,一切商業競爭行業本質上都是戰爭。
市場是陣地,競爭對手是敵軍,戰場上只有輸贏,事關生死。
王延輝祭起的第一板斧就是電視廣告。
他們拍不出太陽神那樣高大上的廣告片,就在廣告詞上下功夫,充滿了語言誘惑的凱拉一號系列形象片,其中最突出的主題是,“凱拉一號,爭當中國領軍企業,振興民族工業”,這個口號很是響亮而吸引人,看到的人都以為這是一家多麼龐大的公司,其實當初它只有 30 萬元的註冊資本,現在也不過是兩個廠而已。
可是,你別說,老百姓還真上當了!
王延輝祭起的第二板斧仍然是免費義診,當然,是打著義診的幌子,主旨則是推銷凱拉一號。
現在,王延輝更瘋狂了,他竟然把義診風颳到鄉鎮、農村,這些地方自特殊時期的“赤腳醫生”後,已經有二十多年沒有醫療機構下鄉了。
凱拉一號的“白大褂”們熱情洋溢地趕到那裡,老少鄉親自然排著隊來看醫生,而就診後的結果往往是,全村老少都有腸胃肝脾腎膽等各種疾病,而治療的唯一方法,就是掏錢買凱拉一號喝。
王延輝在一個周內,在沈南各區、各鄉鎮竟舉辦了五百多場義診,這些讓人匪夷所思的營銷活動,在此時的中國市場上屢試不爽!
凱拉一號的出貨速度猛地就躥了起來。
他的第三板爺,是小傳單。
滿大街的牛皮癬似的傳單,恨得街道的老太太牙根癢癢,可是此時街頭還沒有貼在電線杆上的那種專治男女病的廣告,小傳單雖然令人討厭,但是群眾看得見,也並不能讓人聯想到身體下面去。
一時間,沈南有井水處皆能說凱拉一號,不用兩個禮拜,凱拉一號全面壓倒了北海黃金,重新坐上了山海省保健品行業龍頭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