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要慎重!
秦灣市委常委擴大會議快要結束的時候,於國聲突然插了一句,“不能撿到籃子裡都是菜,我們要提著籃子去選菜……”
各位市領導和各縣區的書記、區長(縣長)都抬起頭來,於國聲這樣講,肯定是有他的原因的。
果然,於國聲笑道,“金士達,世界排名第五的啤酒企業,誰知道負債累累,到中國就是投機來了……這不,在天津,澳大利亞人沒有佔著一丁點便宜……讓秦東打得現了原形。”
噢,眾人都明白了。
“所以說,外國公司不過如此,他們真的喝不慣淡水,”於國聲笑了,“我們中國的啤酒和中國的啤酒工藝水平,現在還要加上一條,中國啤酒的銷售水平,不低於世界上任何國家。”
經此一役,在這個啤酒的城市,秦東真的完全可以被當作英雄來看待!
“這小子就是不吃虧。”當初主持金士達與嶸啤合資的副市長也笑了。
“是啊,為什麼要吃虧,我們挺直腰桿,又不比別人矮著一塊,為什麼要吃虧?”於國聲正色道。
“秦東當初派六十人到澳大利亞學習,我看就很好,將來再有外商過來考察,招待的費用,我們出,但是我們也要考察他們,出國考察他們,這定為一條規矩,不能人家來了我們就熱情得不得了,招待也不計成本,合資中不吃虧就成為我們所有秦灣企業的原則。”
“他啊,不僅不吃虧,還白撿了三條生產線……”市長秦浩笑道,“剛才老梁還在說,加上這三條新最先進的生產線,後年,嶸啤的產能就能超過秦啤,超過燕山,成為全國第一。”
全國第一!
會議室裡的領導都不說話了,在秦灣這個啤酒的城市,秦啤是神一般的存在,從建廠伊始,就一直在神壇上,從沒有下來過。
秦啤可是國啤啊!
但是反觀嶸啤,只是從化肥廠改造成的啤酒廠,八一年建廠,到今年不過十三年時間,十三年時間就會超過秦啤?
大家的目光都看向梁永生,梁永生笑道,“確實這樣,嶸啤呢,一是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好時候,二是各級領導大力支援,三是狠抓技術改造,搞規模效益……”
從九零年開始,嶸啤三次修改企業規劃。
“他們本來計劃到九五年,實現十二萬噸生產能力,結果,九一年就生產啤酒12.3萬噸。”
“第二次,計劃到九五年,實現十五萬噸生產能力,結果,今年就可以生產啤酒預計19萬噸。”
“這不,昨天,陳世法和周鳳和跟我彙報,說是他們又調整了計劃,加上新的三條生產線,明年他們就可以生產啤酒二十三萬噸。”
二十三萬噸,真的就可以與秦啤並駕齊驅!
可是秦啤走到現在用了九十多年的發展歷程,而嶸啤只用了十幾年的時間。
“一不小心就成了全國第一了?”於國聲和秦市長眉開眼笑,這對市裡絕對是一件好事,對秦啤就不一定是好事了。
“好,明年,不,以後,只要是涉及到嶸啤,一律開綠燈!”市長秦浩笑道,“嶸啤在天津取得的成績,打敗澳大利亞人,嶸啤實現跨越式發展,秦東功不可沒。”
“是啊,”這一點,於國聲深深贊同,可是真的已經賞無可賞,秦東能拿到的榮譽幾乎都拿了,該拿的獎勵也都拿了,“不過,怎麼獎勵都不為過……”
於國聲略一思索,“這樣,秦東什麼時候從天津回來,我請他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