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國啤> 第151章 向秦啤學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1章 向秦啤學習 (1 / 2)

營銷學上的品牌比附或者叫作品牌依附策略,可以這樣來解釋。

比附:藉助高認知競爭品牌的高知名度與高美譽度,來塑造自身品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傍依:在產品及傳播中充分與高認知競爭品牌聯絡起來、巧妙利用競品創造的優勢,有效的借勢,強勢塑造自身品牌形象。

這種“跟隨“的品牌競爭戰略,即利用比附、傍依策略,以高認知借勢塑造強勢品牌。

比如後世的蒙牛,剛啟動市場時只有1300多萬元,在伊利、草原興發這兩個資本大鱷面前顯得非常弱小。

蒙牛充分並巧妙的利用“傍依”策略,從產品的推廣宣傳開始就與伊利聯絡在一起,

在經歷了五年多的“傍依”之後,2004年6月10,蒙牛集團在香港主機板成功掛牌上市。

如今,蒙牛股價穩步上漲,市值超過53億港元,從一個成長冠軍一躍成為中國乳業的領跑冠軍。

再比如,百事可樂比附傍依可口可樂,雖然比可口可樂的問世晚了12年,味道與可口可樂相近的百事可樂也同樣利用“傍依”策略塑造了強勢品牌。

廣告是建立品牌認知和維繫品牌地位的一種重要方式,兩者在國內的電視廣告投放上,百事可樂對可口可樂的“傍依”可以說演繹到了極至,不論從投放時間、投放媒體選擇、投放的區域結構,兩者有驚人的相似。

百事可樂在經歷了馬拉松式的“傍依”之後,終於在它誕生92年週年的時候趕上了競爭對手。

現在,秦東就是要利用秦啤上市的熱度,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叫響嶸啤的牌子!

進入秦啤的秦東也沒有閒著,四處邀請記者到嶸啤看看,他的理由很充分,也很感恩,“嶸啤曾經是秦啤的聯營廠,我們是在秦啤的支援下,發展壯大起來的……”

“南海珠,北嶸啤”

嶸啤的宣傳冊上閃耀著“山海大地騰起秦啤、嶸啤……我們為山海啤酒喝彩”的字樣……

“老弟,你今天出門照鏡子了嗎?”秦東隨身攜帶的宣傳冊就被葛俊傑要了過來,“乍一看,還以為秦啤是嶸啤的聯營廠呢,我怎麼感覺,李鬼大行於世,李逵卻沉默不語……”

“不是說,要跟著沾點喜氣嗎,作人嘛,大氣一點。”秦東拍拍他的肩膀,“我們是真誠前來祝賀的……噢,今天我洗臉了,臉沒忘在家裡……”

……

在夏天,伴著涼爽的海風,去夜市摩肩接踵的小攤吃上一頓,那份兒手捧美食的饜足,比任何時候都要過癮。

秦啤上市,終於告一段落了。

這個夏夜,於國聲就出現在了秦灣街頭,走進市民中間,體會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近距離感受著這個城市的煙火氣。

“小夥子,不甘寂寞啊!”

當秘書長繪聲繪色把白天的事請講給於國聲聽,於國聲就笑了起來,他走近路邊一處賣菜的攤點,買了一點剩餘的茄子和辣椒,“你們也買點吧,這樣,這位大哥就能早點收攤回家了。”

於國聲這樣說,跟在後面的秘書長、秘書和警衛趕緊上前,把菜攤都包圓了。

於國聲一手提著茄子辣椒,一手提著幾塊豆腐,還真有點鄰家大叔的樣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