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國第一次就質量工作召開專門會議。
“質量意識是存亡意識”
“不講質量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口號振聾發聵,國家緊接著開始質量立法的研究,今年國家就出臺了《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了企業的產品質量責任,消費者可以依法維權,政府可以依法監管。
可是,就在去年的2月,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國家技術監督局等13家新聞單位和有關部委局發起了中國質量萬里行活動。
四路採訪車、四路媒體人,從北京xxx廣場聲勢浩大地出發,深入到工廠、企業、農村、礦山,調查接受消費者投訴,瞭解質量狀況,曝光假冒偽劣,中央電視臺還對出征儀式進行了現場直播,揭開了質量新聞集中報道的序幕。
活動也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群眾稱讚:大快人心事,質量萬里行。
鞏義市劣質電線問題、合肥家電廠生產不合格燃氣熱水器問題、“假郎”“野郎”酒案……中國質量萬里行電視報道組,歷時近兩月,行程6000多公里,採訪了眾多企業、消費者,播出新聞60多條。
可以說,中國質量萬里行成為此時最有社會影響力的活動。
領導將質量萬里行歸納成為三句話:
“大快人心事,質量萬里行”;
“這是黨和政府為人民辦的一件好事、實事”;
“希望萬里行天天行”。
就這樣,有了強有力支援,使得原本作為一次性活動的“中國質量萬里行”,從1993年開始變成了一個常年的打假行動。
秦東明白,現在的經濟和產品,不是有沒有夠不夠的問題,而是好不好優不優的問題,“我們嶸啤堅決支援打假。”
臨睡覺之前,他丟擲一句話來。
燈光關掉了,房裡只留下了了路燈的陰影。
此時,質量問題的浮現,也是短缺時代投射在中國經濟上的最後一抹陰影。
……
“起來,吃早飯,今天上午趕到獅城。”
秦東一把掀開杜小樹的被子,說是今天上午趕到獅城,其實就是上午進入獅城的地界。
津利縣的早餐水煎包很有特色,水煎包一般以韭菜豬肉餡為主,裝在一個盤子裡,每個水煎包都是整整齊齊的,表面是金黃色,吃起來特別香。
剛出鍋的水煎包更加美味,“姐夫,趁熱吃!”杜小樹說著,已是夾起一個水煎包來。
秦東心裡一動,嗯,飯要趁熱吃……
稀里噓溜——
水煎包裡的湯汁濺了杜小樹一臉,可是水煎包吃在口裡,唇齒留香,“姐夫,你說,這水煎包不是假的吧?”他就傻乎乎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