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國啤> 第82章 破三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2章 破三鐵 (2 / 2)

今年的前幾個月份,國務院頒佈的各項通知,仍然是“繼續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繼續限產壓庫”、“繼續抓好品種質量效益”、“繼續清理三角債”。

而到了三月份,一項名為“破三鐵”的改革運動陡然間在全國如火如荼地展開了。

由於效益不彰,搞活無策,龐大的冗員越來越成為國營企業不堪其重的負擔,一些調查顯示,在絕大多數國營企業中,在崗而沒有工作可做的工人佔到了一半以上的比例。

從2月份開始,因討論國營企業“生死”而聲名大噪的《經濟日報》刊發一組《破三鐵,看徐州》的稿件,繼去年報道“四川企業安樂死”之後又掀起了一股“破三鐵”的熱潮,這一改革措施得到了中央的首肯,並迅速在國營企業中廣泛實施。

看著嶸啤總廠、一廠和二廠熟悉的領導班子和中層幹部,烏壓壓坐滿了總廠的禮堂,再看看身邊年輕的嶸啤的兩位領導——趙鋼和秦東,作為區長的王從軍話裡就不客氣了。

“趙經理,秦經理,我想問一句,你們嶸啤是不是獨立王國,針插不進,水潑不進?”

這句話就嚴重了,趙鋼和秦東對視一眼,不象市裡和區裡別的大中型企業,早早就開展了破三鐵運動,嶸啤忙於在上海打市場,這項運動就一直沒有搞。

所謂“三鐵”,很好理解,分別為鐵飯碗、鐵交椅和鐵工資,實指國營企業的勞動用工、分配和人事制度改革,它們被認為是國營企業的傳統優越性所在,也是其內部機制僵化累贅的癥結。

而“破三鐵”,就意味著企業可以辭退工人,工作崗位將不再“世襲”,企業管理人員—之前稱為“幹部”—不再終身制,員工的工作也不再是鐵板一塊,而將根據效益和績效浮動。

“江蘇省徐州市在過去的一年多里,針對“企業辦不好,廠長照樣當;工廠虧損了,職工錢照拿;生產任務少,誰也減不了”的現狀,透過“破三鐵”讓企業恢復了活力。”齊澄還是一幅平靜的樣子,有訊息傳,他要上調北師大當教授,可是他一直沒有成行。

這一年,破三鐵的聲音確實很大,《經濟日報》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發稿 36 篇,它堅決地認為,破三鐵是國營企業改革的一次“攻堅戰”。

新華社也發表述評,稱“破除三鐵,是今年企業改革的主旋律。”

到 3 月底,全國“破三鐵”試點企業已逾千家,到8月底,秦灣所有的企業都實行了破三鐵,嶸啤除外。

這不,市裡和區裡的領導坐不住了,親自到廠裡來督戰來了。

“嶸啤是市裡和區裡的企業,不論人事還是財務,接受市裡區裡的直接領導。”趙鋼立馬錶態道,“可是……”

“可是我們不能搞一刀切。”秦東就把話接了過去。

他扭頭看看窗外,禮堂的窗戶外,站滿了廠裡的職工,這事關他們的切身利益,每個人都很關心。

因為“破三鐵”,是企業改革 15 年來,第一次把改革的矛頭對準了企業中的一般職工,在此前,所有的改革理念和措施都是針對經營層與國有資產管理層的。

“破三鐵”,其實也就是解除了企業與工人的“終身勞動契約”。在某種意義上,大張旗鼓的“破三鐵”是一次無可奈何的觀念運動,它讓人們意識到,他們一直以此為家的國營企業不再是永遠的保姆和不沉的大船。

在媒體的熱烈鼓譟和“徐州經驗”的啟發下,本溪鋼鐵廠宣佈 10.6 萬名職全部實行全員合同制,它被認為是中國大型企業第一次打破”鐵飯碗”,上海、四川和北京等地的老牌國營企業也紛紛以深化改革為名義大幅度裁員,大批工人下崗回家。

“秦東,打住,”王從軍直接叫停,“我現在就是要以三鐵精神(鐵面孔、鐵手腕、鐵心腸)來破三鐵,這個,沒有商量的餘地,”他看看趙鋼和秦東,“只要嶸啤還是市裡和區裡的企業,今天,破三鐵就從你們兩人開始搞起!”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