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秦灣街邊流行的啤酒攤大排檔,是用大碗和罐頭瓶子喝啤酒。
咕咚咕咚的啤酒倒進大碗裡,趙鋼二話不說,端起一碗自己就喝了。
秦東看著他,“怎麼,沒有啤酒墊底,話說不出來?”
趙鋼抬眼看看他,就又端起碗來,這一次秦東果斷跟進,兩人手裡的大碗一碰,啤酒就直接灌進肚裡。
“秦東,是條漢子,敢說真話,也有個性。”趙鋼突然沒頭沒腦來了一句。
秦東明白,他的意思是今天當著市裡和區裡領導的面兒,發出自己的聲音,“活著幹,死了算。”秦東給趙鋼倒上啤酒,用自己的名言回答道。
趙鋼也拿起酒瓶給秦東倒滿啤酒,看這樣子,不知底細的還以為是下班後朋友之間的小酌。
“我們性格一樣,”趙鋼笑道,“今天就想跟你拉扯幾句。”
他的樣子有些反常,秦東也沒有往心裡去。
“我想聽聽你對合資的真實看法,不要因為我而反對合資。”趙鋼放下大碗,直視秦東,“我不相信你會看不到,合資是大勢所趨。”
秦東在上海利用傑克韋爾奇的影響力開啟上海市場,而傑克韋爾奇這一年能到上海來,是因為西方都看到了中國在加快改革和開放上的姿態,這讓美國人和歐洲人大大地鬆了一口氣。自 1989 年以來,瀰漫在中國與西方世界之間的不信任的迷霧逐漸散去。
“各行各業的外資大量湧入,啤酒行業也不能獨善其身。”秦東沒說話,趙鋼就自說自話,“我國廣闊的市場,是外商理想的投資場所,加上國家的優惠政策,也會有較多的外資注入……”
外資無一例外地看中了中國啤酒發展的良好前景,中國幅員廣大,人口眾多,國泰民安,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必然增長。
中國啤酒每年以百分之二十五的水平遞增,可是啤酒人均消費量不高,還不及世界人均消費量的一半,市場大有可為。
“我給你數一下,各地的三資企業,廣州的生力,惠州啤酒,藍帶啤酒,中德長江啤酒,江蘇的三得利,力波啤酒,金鑰匙啤酒,……五星、瀋陽和哈爾濱也有合資專案……”
趙鋼繼續說道,“世界啤酒工業的特點是生產能力已經過剩,大公司佔統治地位,啤酒發展,中國一枝獨秀,世界啤酒及投資者看好中國市場。”
“如果從世界範圍看,發展啤酒工業,中國是僅存的一塊樂土了。”秦東終於開口了。
中國渴望外資,也有較多優惠政策,世界啤酒界及投資者看好中國市場,一批投資者比如何宏圖,三得利,澳大利亞富士達,德國AMS,新加坡鴻貿,新加坡釀酒,香港金澤生集團,湯臣太平洋,還有香港永順泰發……都已經登陸中國。
“中國有可能入世,我們要跟合資企業競爭,我們要提高自己的啤酒工業水平,就要利用外資,迅速作大。”趙鋼的手在空中揮舞了一下。
“外國人也不是傻瓜,我的原則是,如果三五年內不被別人吃掉,我就不合資,”秦東打斷他,“就是合資,也要牢牢掌握控股權,否則,就不是你利用外資,而是別人利用了你。”
趙鋼睜大眼睛,雙手按在桌子上,“你還是同意合資的。”
“你看,我們嶸啤三五年內會被別人吃掉嗎?”秦東端起大碗,兩人又是一飲而盡。“中國八百多家啤酒廠,到時除了自然消亡的以外,真要是被外資利用了,我們的民族品牌就沒了!”
趙鋼的酒量很大,秦東的酒量也不小,兩人棋逢對手,喝得盡興,說得也盡興。
“如果可能,中國會入世,入世後,沒有做大自己,將來還是被別人吃掉,還談什麼品牌……要用外國的資金做大自己,如果是我,合資的話,外資的股份不能超過百分之三十,一樣也能扛起我們自己的品牌……”趙鋼很不服氣地指著秦東。
“如果我把外國人吃了呢,何宏圖的西子啤酒,上海啤酒,不是我們的對手……”秦東也很不服氣地指了指趙鋼。
“你要知道,將來,還有多少個何宏圖會登陸中國的市場……世界上最大的二十家啤酒公司,最大的AB集團產量超過了1000萬噸,最小的黑勒門,也有111萬噸,秦啤才三十幾萬噸的產量……”
“你讓他們來好了……”秦東也很不服氣。
“可能,不,真的來了,”趙鋼突然哈哈大笑,他手指著秦東,“如果何宏圖收購你的聯營廠,你成了光桿司令怎麼辦?你怎麼對待外資?”
“我就反收購。”秦東也哈哈大笑,“我的地盤我作主,秦灣雲海的市場我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