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東一邊吃著包子一邊介紹,他吃得狼吞虎嚥,幾個包子下去,他也介紹完了。
沒有廢話,全是乾貨。
在場的人都聽明白了,為了充分發揮示範效應,龍城政府選擇的第一批試點是效益尚可的企業,但啤酒公司例外。
這家啤酒企業,十一年間“貢獻不大年年有,步子不快天天走”,全廠職工一共277名職工的的記錄已經保持了十一年,今年每人月工資只有 100多元。
“他們是怎麼保持的嘛?”武庚都驚訝了,建廠是多少職工,十一年過後還是多少職工!
“一百多塊錢的工資,還趕不上我們廠的臨時工。”總廠一個副廠長笑道。
“10項主要經濟指標在這裡,”秦東把陳明提供的資料遞給陳世法,“另外,裝置老化,十一年前建廠的機器,還在仍在使用。另外,資產負債率高達39.7%,淨資產僅剩下270萬元……”
大家都是經營企業的行家裡手,秦東的話很現實,這家廠虧損額高、負債率高。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發展後勁嚴重不足。
還有就是企業管理水平低、經濟效益低、職工收入水平低,企業經常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職工收入很低,生活沒有保障。
“淨資產二百七十萬元。”陳世法在本子上記下這個數字,他突然笑著看向秦東,“吃飽了嗎?”
“還成。”秦東笑著拍拍肚皮,“還能再吃兩個。”
“那就吃。”陳世法豪爽道,“小李,去,讓劉師傅給秦廠長包三鮮餡的餃子,我們大家跟著沾光,一塊加頓餐。”
邊開會邊吃餃子,恐怕也是嶸啤的獨創。
“要不再開幾瓶啤酒?”武庚笑著鼓動著。
“這象什麼話,這是嚴肅的廠長辦公會。”周鳳和馬上制止道,在他的原則面前,誰也別想逾矩半步。
“好了,大家都說說吧,是買還是不買,是收還是不收,儘早給人家龍城的陳市長答話兒,也別耽誤人家的正事。”陳世法起身從辦公桌的抽屜裡拎出一袋秕子花生來放到桌上。
工會主席賈德順抓起幾顆花生米,“增加產量是好事,可是萬一成了包袱,這可是個無底洞,我們嶸啤再有錢也架不住整天往裡投錢,不划算……”
“我同意老賈的意見,”一個副廠長馬上道,“龍城與嶸崖隔著一百多公里,真有好事也輪不到我們,肥水不流外人田,只有這種虧損的企業才想起我們,這種企業,改造起來難度很大。”
“我們不是有秦東嗎?”武庚點上一支菸,就笑模笑樣地看向秦東,“當年,把糖廠變成啤酒廠,這才過去幾年哪。”
“老武,你這樣說,我就不同意了,”周鳳和發話了,“我們有幾個秦東,我們總不能把秦東派到龍城當廠長吧?……”
大家議論紛紛,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與當地政府協調的問題,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可是萬一廟裡的方丈不讓你念,你經唸的再好也沒用……
“秦啤不要,我們也不要……”周鳳和說出他的想法,“跟當地政府協調是一個大問題,陳明在那時當市長一切都好說,陳明萬一調走,誰來給我們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