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等待拍照的人就是一陣笑聲,杜小桔的臉馬上紅了,可是紅紅的臉上卻盡是柔情蜜意。
這年頭婚紗照只拍一張,杜小桔去換婚紗,秦東就把她的金項鍊和耳環放進包裡,哦,他突然就發現了情況,裡面除了計生用品外還有一本書。
這是一本翻得已經很陳舊的書,書的名字是《新婚生活指南》,哦,裡面還有照片,黑白的。
照片上,兩個打扮的像剛從法庭下來的男女,面色凝重,在比劃著動作。如果不寫明是xx,你以為他們在搞什麼重大的祭奠儀式。
“妻子小腿上舉,和床面成45度角。丈夫俯臥妻子身上,緩緩進入……”
“你看什麼哪?”杜小桔臉色通紅,一把把書奪了過來,又匆匆塞進包裡。
秦東笑不可遏,可是待到上了車才說道,“誰幹這事還帶把尺子?還45度?……”
“去。”杜小桔臉色脹得通紅,她紅著臉看向窗外,卻突然轉過身來一把擰住了秦東的耳朵。
“哎呀,我去……”秦東也大叫一聲。
……
中國人的鄉愁獨具特色,除了內心的柔腸外,還有胃裡的思鄉之苦。春運火車上的漫漫歸途總是難熬,從東到西從北往南,動輒數天十幾天的火車旅途中,“吃什麼喝什麼”顯得尤為重要。
改革開放初期物質條件相對匱乏,銀白色的鋼盅飯盒成為一代人的記憶,一盒自帶的飯、一瓶水就能滿足大多數乘客對“飽腹感”的追求。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開展,1986年中原肉聯廠引進了日本的火腿腸生產線,次年中國第一根火腿腸問世並步入市場,很快便紅遍祖國大江南北,迅速佔領了幾乎全國的火車市場。
咣噹咣噹——
蒙著一層厚厚的黑色的煤油的綠皮火車不緊不慢地行駛,這是一列駛往中國最北端的火車,它的目的地是內蒙古的滿歸火車站。
伴隨著火車的聲響,嘈雜的車廂內,依舊響起熟悉的叫賣聲。
“瓜子花生火腿腸,香菸啤酒礦泉水,讓一讓啊,讓一讓……”
火車上熟悉的叫賣聲如時鐘一般,告訴乘客飯點已來臨。
小小售賣車從眼前過後,桌上擺滿了各種包裝的火腿腸。
“五根火腿腸!”有乘客馬上喊道,順手遞過一張大團結,平時一塊二一根的火腿腸,火車上要一塊五一根,常坐火車的人都知道。
“五根火腿腸,配一瓶啤酒。”乘務員面無表情道,那意思愛買不買。
“買吧,再來包泡麵。”
在火車上,火腿腸泡麵是人間第一美味,當乘客緩緩撕開外包裝,鼻前立刻瀰漫濃郁的肉香味道。
咬一口火腿腸,他開啟啤酒,只喝了一口,他就皺了皺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