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純真而又純樸的年代,人們的主要通訊工具還是書信和電報,車馬很慢,書信很遠……
可是當再過三年、五年,十年,中國的老百姓會清晰看到距離車馬傳信達意終結,實際上只差了一個電話的距離!
秦東騎著挎子從廠裡趕回來,遠遠就看到了鍾家窪路北的街道上圍了一堆人,一群孩子放著鞭炮、吃著糖塊,興奮地瞅著安裝師傅栽電線杆。
“秦東回來了。”人群中不知誰喊了一聲,鍾家窪的老少爺們都看到了軍綠色的挎子。
“呵,這麼快就裝上了。”秦東挎下挎子,跟街坊鄰居打著招呼。
“大東,行啊,家裡都裝電話了。”
“人家大東是廠裡的總排程,也是領導了,為什麼就不能裝電話!”
“連杜源家也裝上了,這姑爺當的,沒說的!”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秦東都笑著聽著,他也熱情地招呼著,“學海叔,以後給你家小蓉打電話,就到我家,不用到郵電局排隊了!”小蓉嫁到了北京,距離不算近。
“三嬸子,學臣跑長途,你不放心,就讓他到一個地方就往家裡打個電話報個平安……”
“大藤,以後你跟外地廠商訂貨,隨時到家裡來,沒事,有事打我家裡電話……”
大藤在墨水街做鞋帽生意,郵電局“排長隊填單子打長途”,有時他辛苦排了一天,到下班還沒捱上號,第二天又得起大早再排。
有一次,他給廣州的供貨商打電話訂貨,上下午各排了一次隊,好不容易捱上號了對方卻始終佔線,等第二天終於接通了,人家卻說貨已被訂光了。
三嬸子的兒子學臣跑長途,兒行千里母擔憂,一去十天半個月,當孃的在家裡一直提心吊膽,就怕他出事。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家家也都需要電話!
……
看著秦東說得輕鬆,街坊鄰居卻是一片交口稱讚。
“那大東,以後三嬸子就到你家打電話,你可又給咱鍾家窪辦了件好事。”三嬸子拉著秦東的袖子就算不放開了。
“大東,你可解決了我的大問題,”大藤樂了,他一把拉住人群裡的秦南,“走,到叔家裡……”
看著鄰居們的笑臉,秦東突然想到了那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