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李建義瞅瞅他。
“我們秦灣,除了秦啤,就是嶸啤,海城,白沙,下面還有星島啤酒,藍寶石啤酒,萬友啤酒,秦灣啤酒一九七八年試銷美國,兩年前出口130萬箱,去年超過日本札幌啤酒,成為亞洲各廠家之首,秦啤在本地賣得很少……”
那還有這麼多啤酒廠呢,李建義心道。
秦東笑道,“我們秦灣人多地廣,市場遠不是我們嶸啤插紅旗就能瓜分掉的,所謂15萬噸啤酒的飽和線,是市場疲軟所引發的假象,啤酒作為生活消費品,需求量只會越來越大。”
唔?
李建義看著這個年輕人,身子不由朝前靠了靠。
“所以,現在的秦灣市場上,你們海城也可以插紅旗,”秦東笑道,“李廠長,我能說句實話嗎?”
“你說,你說,我愛聽,我愛聽實話。”李建義迫不及待道。
“市場短缺時買酒需要開條子,到了市場疲軟時又放不下架子,張不開口,低不下頭,……”秦東不點名,李建義也知道說的是海城,甚至是區裡其他啤酒廠。
“你們海城要想在秦灣市場站住腳,必須走向市場,其實阻礙你們發展的不是市場問題,不是品牌問題,而是觀念問題,你們市場競爭的最大問題不是我們嶸啤,更不是秦啤,是你們自己……”
“現在,輕工業部和商業部正就出臺酒類管理條例徵求意見,酒類專賣已經名存實亡,企業必須要有產銷自主權,要建立自己的銷售隊伍……”
李建義認真地打量著秦東,這個年輕人的一番話,與他在路上想的一模一樣,可是卻比他想得深,想得透,但這番話莫名其妙地讓他的信心足了起來。
他站了起來,走到秦東跟前,“感謝你小秦,你的話,我要回去好好考慮。”
“李廠長,晚上總得吃飯,一塊吧。”武庚笑著挽留道。
“飯就不吃了,能給我們啤酒花就很好了,”李建義與武庚握手後,特意又對秦東說道,“秦廠長,今天受教了。”
他看著秦東嘴上淡淡的絨毛,又感嘆道,“陳世法好福氣,嶸啤好福氣,我們海城要是能有半個秦東,何至於如此啊……”
看著李建義步履蹣跚滿腹感慨地上車,武庚和秦東揮手與他告別,武庚轉過頭來,“酒類管理條例?我怎麼不知道?”
這還是部裡師兄蔣遠平透露出的訊息,現在部里正在醞釀,等正式出臺差不多要三年以後了。
“海城要是有半個秦東,何至於此啊,”武庚笑道“要不你到海城當副廠長得了。”
“當廠長還差不多,不當副的。”秦東笑著扯下那棵大柳樹上的柳枝,嫩黃嫩黃的苞芽已經露頭,今年的春天來得晚,可是終究還是來了。
武庚驚訝,“說你拽你還真拽起來了……你給我站住,你姐還擔心你承包二廠,賠錢……”
但是現在好了,二廠的啤酒不愁賣,大家都知道,二廠的啤酒去除了馬尿味,現在賓館酒店都進二廠的啤酒。
秦東承包了二廠,就等著在家裡數錢吧。
當然,他還得進一套裝置,林一達請求他也進一套象遠洋賓館一樣的小型啤酒裝置,安裝到濱海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