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家宴。
今晚,梅毓秀特意把自己在山海省的兩名得意弟子叫到家裡,主題只有一個,就是慶祝秦東的啤酒在省優質啤酒評比中奪冠。
“師母,我來吧。”看著梅毓秀的愛人在廚房裡忙碌,秦東主動走進廚房。
“你們師兄弟陪你老師說說話,飯一會兒就好。”韓師母很是親切,他們的兩個兒子一個在在東南某省從政,一個在國外留學,兩口子把秦東和董青鯤當兒子看待。
特別得知秦東還是故人之孫,韓阿姨看待秦東又是不一樣。
“讓小秦來吧,我愛吃小秦做的菜。”客廳裡,梅毓秀笑著喊道,陽光下,茶几上的盆君子蘭花爆一株,油亮碧綠。
秦東挽起袖,煎炒烹炸,蒸煮燜燉,爆炒腰花、糖醋鯉魚,油燜大蝦……幾道菜色香味俱全,看得董青鯤直迷糊。
難道現在會釀啤酒的人還要會做菜?
“今天,我們慶祝一下,今天不喝啤酒,我們喝白酒,”梅毓秀笑著拿出一瓶茅臺來,“這是國宴用酒。”
董青鯤笑著接過來,他對啤酒有研究,可是對白酒沒有多少了解,他又遞給秦東。
哦,五星金輪,金輪上面的齒輪是十二個而不是十四個,這是六六年以前的酒。
再看,標籤上的字樣還是地方國營茅臺酒廠出品,背標文字是簡體豎排,內容還是“開展三大革命運動”的內容秦東又看看瓶蓋,嗯,不是鐵瓶蓋,軟木塞加豬尿泡皮密封,外用紙封口,瓶體也是土陶瓶,瓶底沒有上釉,也沒有足圈,非常質樸。
哦,這瓶酒如果在後世,價格不會低於三百萬元。
“啤酒永遠成不了陳釀,小秦,還有兩瓶,你跟青鯤一人一瓶。”
“老師,這太貴重了。”秦東真心實意推辭道,“我不能要。”
“老師,您留著自己喝吧,這酒也有年份了。”董青鯤對白酒也有涉獵,二十多年的茅臺,歷久彌新,彌足珍貴。
“你們老師給你們,你們就拿著,他為什麼不給別人,還不是因為你們是他的學生!”韓師母笑道,“這還是當年你們老師到貴州,那個動亂的年代喲……”她欲言又止。
“來,滿上。”梅毓秀親自拿起酒瓶,先給秦東倒了滿滿一盅,又給董青鯤倒上,老人鄭重地舉起天青色細瓷的酒盅,“這是景德鎮產的一套酒具,我一般不喝白酒,輕易也不用,今晚,我們就用景德鎮的酒具,貴州茅臺鎮的白酒,慶祝小秦在我們省八年一度的啤酒評比中……奪冠!”
老人說得鄭重,說得也鄭重,他又鄭重地跟兩位弟子碰了碰杯,這才一飲而盡。
“師兄,我敬你。”秦東主動與董青鯤碰了一下酒盅,兩人都一口乾了。
“茅臺是好酒啊,”看著手中的酒瓶,梅毓秀笑道,“不過,我們的酒也不差,來,”看著秦東給自己和董青鯤斟滿酒,他舉起酒盅,“預祝小秦在下面部裡的評比中取得好成績,在食博會上,再拿獎盃!”
“小師弟,預祝你再接財厲,三戰三捷!”董青鯤這次主動與秦東碰了一下杯子,頗有師兄的風度。
三戰三捷,秦東笑了,上午,沈南的李市長和胡區長都來到北冰洋啤酒廠,北冰洋啤酒廠肯定也要參加輕工業部四年一度的啤酒檢查評比,李市長的的意見,他會與省二輕廳和食品工業協會溝通,北冰洋啤酒廠也會參加全國首屆食博會。
他給北冰洋啤酒定下的目檔也是要三戰三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