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看,德國啤酒多泡沫,即使啤酒龍頭斜對著杯子傾倒,打出的第一個回合,也會是70%泡沫,只有30%的啤酒,你們看這裡的杯子,每個啤酒杯子有液體必須到達的底線標,一杯0.3升啤酒,沒有三個回合,你倒不滿……”
哦,果真是這樣。
連這樣的細節也知道得清楚,這次朱奕也不得不服氣。
德國菜以酸、鹹口味為主,調味較為濃重,酸捲心菜上鋪滿各式香腸及火腿,秦東又要了豬排和豌豆湯。
生怕大家吃不飽,藍格的桌布上又擺上一筐麵包,麵包很有嚼勁,味道不錯!
“今天我們也開了頓洋葷。”王從軍感覺終於吃了一頓飽飯,雖然味道真不如秦灣的海鮮,但是也是外國餐館的大菜啊!
“回家我也可以跟老婆子吹吹牛,”陳世法也笑了,“吃著外國的香腸,喝著外國的啤酒,來,我們一起幹一杯!”他提議道。
大家紛紛舉起杯子,金黃的液體與他們常喝的嶸啤味道又不一樣,“小秦,你說,中國人什麼時候第一次喝到啤酒?”陳世法很是感慨。
無形之中,秦東好象就成了這一行七人的中心,翻譯需要他,技術需要他,生活需要他,現在,就連提問也是提問他。
“哦,目前關於中國人接觸到啤酒的最早記載是美國人威廉·亨特留下的,此人曾在中國廣州一帶工作謀生,他在回憶錄中曾提到,道光十一年他與中國朋友一起聚餐,這頓飯的餐桌上就有啤酒……”
“餐後,他的中國朋友在寫給友人的信中,專門對啤酒進行了簡要介紹,說啤酒是一種紅色的液體且會起泡……”
“而最早記錄下啤酒口感的中國人是一個叫張德彝的晚清旗人,他稱呼啤酒為“必耳酒”,晚清外交家郭嵩濤在光緒初年出使英國期間也喝過當地的啤酒,他在日記中將啤酒稱為“皮愛”……”
無論是“必耳”還是“皮愛”,都是對“beer”一詞的音譯,而啤酒一詞正式定名,還是秦啤的功勞。
“小秦,這個你是在哪裡看到的?”齊澄很是驚訝,“你研究過啤酒史?如果這樣的話,你都可以去寫工業文了!”
陳世法笑道,“我看,別的不敢說,但只要說起啤酒,小秦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一行人酒足飯飽,衣謹把錢交給秦東,讓他去結賬,當秦東掏出自已零星兌還的馬克,衣謹突然發現,秦東掏出來的還有一條手絹,正是自已在南京時給他擦汗的那一條。
………………………….
………………………….
中巴車在公路上飛馳,一行人透過車窗望著德國的田間鄉野,城市高樓。
今天是到德國的第三天,他們按照昨天商量的結果,今天去拜會德國啤酒製造商沃爾福斯啤酒集團。
集團總部位於德國北部城市,舉世聞名的大眾汽車總部也位於該城,這裡不僅有大眾汽車,還有德甲冠軍。
“小秦,你不是說德國人星期六不上班嗎?我們去了,會有人接待我們嗎?”朱奕昨晚沒有睡好,他倚在座位上,看著窗外的風景不斷滑過,隨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