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行前,他從廠裡帶了兩捆啤酒,啤酒用尼龍強捆著,白色的尼龍繩可以用來綁東西,也是農村的稀罕物。
“啤酒?”大舅眼睛一亮,看秦東的眼神變了,“好了,二嫚結婚這個檔次上去了,哎,有個當科長的……兄弟,就是好啊!”現在農村結婚只上白酒,酒席上能上幾瓶啤酒,立馬會讓人刮目相看。
姥娘冷眼瞅著,“你妹子和外甥來一趟也不容易,中午在這吃飯吧,別沒眼力價,做飯去。”姥娘瞥一眼兒媳婦。
“好,我這就去。”大舅母很是痛快,大舅親熱地拉住秦東,“大東,現在當科長了,會喝酒了不?中午陪著舅舅好好喝一杯。”
……
燉雜魚貼玉米麵餅子,醃的大蝦和螃蟹,還有風乾的麵條魚……
漁家的午宴盡心盡力,秦東卻享受不了這種高度的老燒酒,“大舅,二姐結婚用車不?”
這個時候迎接新娘大都是騎腳踏車,有輛北京吉普車接送算是有面子的。
“能用?”大舅馬上聽出了秦東的意思,他指指門外,“能用這輛車就行,那你舅舅臉上就相當有光了。”
“不用這輛,”秦東笑著給他斟酒,“我開輛上海小轎子過來。”
上海小轎車?
大舅一下站了起來,“我再到供銷社去買瓶酒,不行,我們爺倆今天好好喝一杯,晚上別走了。”
面對著這超乎尋常的熱情,秦東站起來,“那我跟你一塊去,我也想到供銷社去看看。”
“大東,你吃菜啊,”大舅母從屋裡追了出來,“供銷社有什麼好看的……”
……
每個農村幾乎都有一家供銷社,在計劃經濟時代,供銷社遍佈城鄉,透過統購統銷包攬了這個時代中國百姓的所有生活所需品的購買。
鍋碗瓢盆,菸酒糖茶,老醋醬油,布料暖瓶……一臺桿秤,一架算盤,就放在櫃檯上面。
秦東掃了一圈,沒有發現啤酒,“大叔,你們這裡有啤酒嗎?”
沒等供銷社的人回答,大舅嚷開了,“供銷社裡哪有啤酒賣?進來兩箱啤酒,一下都搶光了。”
“這是?”供銷社的人打量著秦東,掀開櫃檯的專用通道的木蓋,推開下面的木門走了出來。
“我外甥,在咱們嶸崖啤酒廠上班,廠裡的銷售科長。”大舅很是自豪。
“銷售……科長?”村裡供銷社的人大體明白了,這個位子是賣啤酒的,“你能給我們供銷社進幾捆啤酒嗎?”
“行啊,別說幾捆,你們想要多少就可以買多少。”秦東一敲木質的櫃檯,“自己去拉,能裝多少就裝多少。”
“什麼時候啤酒暢開了賣了?”供銷社的人好象不相信。
“也就是年前這幾天,”秦東拿起櫃檯上的一盒友誼雪花膏,“看你也是這個村的我才告訴你,過了這個村也可沒有這個店了。”
供銷社的人看看大舅,大舅馬上保證道,“我外甥是供銷科長,錯不了!”
“行,那我就去看看,對了,我得跟鄉里的供銷社說一聲!”供銷社的人就入院裡跑去,挎上腳踏車才又喊了一句,“老柳,你要什麼自已拿,先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