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一臺這樣配置總體來說還算中高檔的電腦,其生產成本就被打壓到了不到100美元的程度。
根據江南集團內部的成本報告顯示,這臺主機裡面成本最高的其實是它的機箱,因為機箱本身採用了拉絲工藝來製造,所以哪怕是批次採購的價格也高達9美元左右,非常恐怖。
其次就是它的主機板,成本價格在8.5美元左右。
再往下是電源……
對了,這100美元裡面還包含了運輸費用,從華夏運輸這樣一臺電腦主機到歐洲去的價格可不便宜,平均下來每臺主機也要攤到5美元左右的運費了。
同時,因為召回的關係,所以這些電腦入境還不用交納任何的稅費,否則成本就得增加幾十美元了。
最終320萬臺電腦送出去,江南集團直接付出的成本也就不到3億美元的樣子,對江南集團來說卻是是一筆小錢。
但微軟的預測倒也沒有出錯,因為第2個月召回的電腦數量就發生了鉅額的縮減,從320萬臺縮減到200萬臺左右。
第3個月縮減到了130萬臺。
就像微軟的預測那樣,絕大部分的老式幻想電腦都已經快要兌換一空了。
因為幻想電腦是在10年左右開始進軍國際市場的,對於現在也就是7年的時間,而且前期的運營還不算太順利,直到他們開始大量收購歐洲本土企業,才逐漸把自己的市場佔有份額給提上來。
所以歐洲市場上三年以上的幻想電腦存量本就不多,因為絕大部分的電腦都是在三年內的時間賣出去的,現在還處於這些電腦的黃金時期,絕大部分使用者也不可能為了一臺更新的,連繫統都不一樣的新電腦,就直接把自己的老電腦給換掉。
同時,更多的老電腦在被替換掉之後,很多人並不願意存放在家裡,賣給廢品回收商,又或者就乾脆直接丟進垃圾箱裡面,這就導致存量更少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還導致二手市場上的幻想電腦價格飆升,二手市場上原本一臺三年前的幻想電腦基本上和廢品無異,價格在十幾二十美元左右不等,有些甚至表示只要買家願意掏郵費,就可以直接把電腦免費郵過去。
畢竟很多時候你拿這些電腦丟給廢品回收商,還需要給這些回收商交納一筆回收費來著。
但是現在一臺二手的幻想電腦價格已經漲到了驚人的300美元了,畢竟拿著這樣一臺電腦就可以立刻換到一臺市場價800美元左右的新電腦,這可是一筆好買賣呀。
不過二手市場價格的暴漲,也正好說明了殘存的幻想電腦數量不多,而三個月下來幻想電腦總共也就更換了不過600萬臺電腦,這對於整個歐洲的電腦持有量來說完全是個小數字,根本不足以動搖大局,所以微軟似乎可以高枕無憂了。
但是很快,讓上一章微軟總裁罵人的情況出現了,那就是幻想電腦開始召回後的第4個月,資料居然反而出現了飆升,從第3個月的130萬臺直接飆漲到了520萬臺,比第1個月的資料還要高,把微軟人都給嚇傻了。
微軟立刻第一時間派人去調查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莫非所有的幻想電腦使用者,都拿自己的電腦送去召回了?
等微軟調查清楚之後,臉色就變得非常古怪了,原來這一切都取決於召回開始後的第2個月。
在這個月裡面,網路上有一位up主不知道是貪圖人家的電腦,還是為了搞節目效果。他特意特意找了一個主機和某種幻想電腦主機外形款式一樣的主機出來。
然後把這臺主機外面所有的標識全部磨平,又開啟了主機外殼,同樣磨掉了裡面的所有非幻想電腦的標誌,然後再搞來了幻想電腦的標籤貼上,這樣一臺看起來是老版本的幻想電腦就誕生了。
當然了,核查人員但凡開啟電腦核查一下里面的硬體,就能夠發現這根本就不是幻想電腦的東西。
而這整個過程都被up主全程用影片記錄了下來,之後他還直接開著車載著這臺電腦跑到了最近的一個召回點,想要試試看幻想電腦的工作人員是否能夠認出這臺電腦的問題。
結果他只是將這臺電腦交給召回點的工作人員,那個工作人員稍微的看了一下電腦主機的外形,就直接讓人搬進了倉庫裡面,然後現場把一臺全新的主機交給UP主,等這位UP抱著新電腦滿臉不可思議的回到車上的時候,距離他下車的時間還不到5分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