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有想到,當蘋果和谷歌的裝置上市的時候,已經他們的不是花團錦簇的未來,而是一股巨大的反噬,一股來自全體網路輿論的巨大反噬。
廣告的核心在於宣傳自家產品的特性和優勢,一般來說,只要不是吹捧出一些沒有的新功能,僅僅只是略微的美化一下自家產品的優勢,那就算得上是良心廣告了。
可如果誇大自家產品,宣傳一些自家產品從來沒有的東西,那就是虛假廣告了。
而此時無論是谷歌還是蘋果,都陷入到了來自廣告的陷阱之中。
之前兩家為了推廣自家的智慧手機,進行了一番極為激烈的廣告競爭。
最初的時候雙方的廣告還進行的比較理智,頂多也就是用嘴巴宣傳一下自家手機的賣點,比如蘋果推廣自己的觸控屏,而安卓宣傳自家的全鍵盤,以及雙方都共有的能夠自由安裝應用的商店等等,這些都算是合理廣告的範圍。
可是隨著為了擊敗對方而形成的廣告戰爭,各個公司的營銷策劃部門都開始不顧自家產品的真實能力了,今天你宣傳蘋果的手機能夠拍攝出相當於500萬畫素的照片,那我就要宣傳我家的手機的影片功能,能夠流暢的播放1080p的影片。
反正我家手機自然是能夠播放1080p的影片的,可究竟是否是流暢播放,那就看各自的定義了,反正我沒有便宜,我家確實能夠播放1080p的影片,沒有違背廣告法就對了。
而後期再邀請各種網路紅人進行宣傳的時候,兩家公司也必須強制要求收了錢的網路博主們,必須要展示自家產品最好的一面,絕不準把那些卡頓或者是宕機的情況給展現出來。
反正雙方為了在宣傳上壓過對手,都開始各種誇大自家產品的能力,同時無限遮掩自家產品的劣勢,最終落到了消費者的眼中,那他們這個手機都已經不是iphone1或者是谷歌1了,而是iphone4級別的產品了。
可廣告無法改變現實,現在是2007年,還沒有專門為手機研發晶片的企業,甚至都沒有專門為手機研發的晶片架構,兩家生產出來的第1代智慧手機,是根本不可能達到廣告宣傳上那種模樣的。
正常來說,最少也需要再等4年的時間,才能夠拿出這樣的手機出來。
而無論是蘋果還是谷歌,也都沒有注意到瘋狂的廣告攻勢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而是全部沉浸在了預售50萬被一天清空的愉悅之中,自然就忽視了許許多多的問題,而這一切的最終結果就是問題的大爆發,網路輿論的爆炸。
所有購買了這款手機的使用者都無法接受,自己花了足足500美元購買來的所謂跨時代的通訊裝置,到頭來居然是一個用一分鐘卡30秒,而且動不動就宕機,甚至連本身的通話功能都糟糕的要命,最後恨不得直接摔在地上的垃圾。
但這畢竟是500美元買來的手機,這筆錢足夠一個米國人吃一個月的肯德基了,你讓他們砸掉手機自然是不可能的。
至於退貨,抱歉,這些產品是透過預售的方式購買的。而預售的產品是不能夠退貨的,這是米國法律的規定。
所以這些預售購買了谷歌或者蘋果手機的使用者們,只能夠憤怒的大吼大叫,但拿企業沒有任何辦法,你讓他們真的摔了這些手機不成。
可這手機握在手裡,那就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自己是個傻瓜,被人欺騙的購買了這個世界上最名不副其實的產品。
最後這滿腔怒火自然是全部都發洩到了谷歌和蘋果的身上,幾乎所有的網路論壇和社交媒體,都在清一色的對這兩個公司進行著猛烈的聲討。
就算是掌握了搜尋引擎和最大的廣告聯盟的谷歌,此時也完全沒有辦法控制網路上的輿情了,畢竟微博等社交媒體網路那完全是在另外一家的手中的。
說到微博這些企業,谷歌和蘋果就恨的直牙癢。
這些之前明明收了自己海量宣傳費用的企業,此刻卻徹底放任各自平臺上面的輿論爆發,他們旗下的一些網紅甚至直接來這個跳轉,跟著網路輿情一起抨擊谷歌和蘋果。
微博這些平臺甚至還直接跑過來找谷歌與蘋果溝通,告訴他們,自己其實也不想幹這種事情,畢竟大家的交情這麼深。
可問題是現在網路輿論就是這樣,而且之前微博,洛斯蓋圖,還有網飛等平臺進行的宣傳太不火了,很多觀眾都把憤怒順便發洩到了他們這些平臺身上。
為了滅火,他們才不得已的讓旗下的各路網紅們跳反的,這些都是為了保護自己而不得不做的事情,希望蘋果和谷歌可以原諒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