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正式向大家宣佈,困擾了業界十多年時間的光刻機之壁,正式被我們amsl公司破除了。從現在開始,70nm的製程就不再將是光刻機的極限,我們即將進入個位數的光刻機新時代!”此時此刻,面對著臺下數以百計的記者,&nsl公司的負責人,用無比激動的聲音說道。
&nsl公司來說,絕對是最值得歷史銘記的一天,因為在這一天,amsl正式召開了新聞釋出會,向全球釋出了自家公司生產的新品, 也是全新的xt系列的第一臺產品xt:1700i。
在舞臺上上面,這位負責人激情澎湃的向查一下所有觀眾說明這臺裝置的資料,而記者們也絲毫不吝嗇自己的膠捲,紛紛記錄下這令人激動的歷史一刻。
不過臺下比記者更多的其實是各家科技企業的代表們,他們的表情或激動或深沉或有些玩味,不過他們都明白,恐怕整個光刻機市場要就此改寫了。
之前說過,從90年代中期開始,光刻機的發展就基本上陷入了停滯狀態。因為光源技術的限制,導致人類始終無法生產70奈米制成以下的光刻機,也就無法制作相應的晶片。
晶片之所以擁有恐怖的運算能力,其實就是先在單晶矽上面裹一圈絕緣層,然後再用極細的光線燒掉覆蓋下的絕緣層。
就好像把光線變成了筆,直接在單晶矽上面畫下了一個又一個的半導體,最終形成了一枚擁有恐怖運算能力的計算機晶片。
在最初的時候, 人類畫的線是用手畫的,細度是毫米級別的, 所以一個單晶矽晶片上面只能畫幾個半導體。
後來變成了經過了精度加工的金屬模具來壓,但這樣線的細度也不過是0.1毫米級別的,頂多只能夠畫幾百上千個半導體而已。
直到有人發現了,可以利用光線在單晶矽上面刻畫,於是第1臺能夠光刻機誕生了,但只能夠刻畫0.01毫米,也就是10微米左右的線條,在一片單晶矽上面也就是上萬個半導體而已。
不過在人類不斷的突破下,不斷的更換光源和鏡頭,將光線也變得越來越細,最後也就成了現在的70nm級別製程的光刻機了。能夠在一片單晶矽上面刻畫上千萬的半導體。
但這也頂天了,到90年代中期,人類就發現不管是鏡頭還是光源,人類都已經突破到極致了。除非能夠弄到比鐳射和紫外線還要細的光源,或者乾脆換掉光,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刻畫,否則這就是一個無法突破的死穴。
但10多年的時間,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做到這一點,而光刻機的發展限制,也就導致了晶片製作精度被限制住了, 所以這10多年的時間裡面, 計算機晶片本身的硬體技術是沒有什麼發展的。
但相應的軟體技術,也就是晶片架構發展很快, 好歹讓計算機晶片沒有出現那種無法迭代的狀況,可這終究無法改變硬體上的限制,從03年左右開始,計算機晶片的發展基本上就陷入了極為緩慢的狀態。
就拿英特爾來說,雖然他們每年都會發布最新款的高階計算機晶片,但每年的新款比去年提升的效能差不多隻在10%左右,和之前每年100%的效能提升形成了天壤之別。
英特爾的這種行為被使用者稱作是擠牙膏,然後英特爾就多了一個牙膏大廠的頭銜。
房間一直有種說法,那就是英特爾的手中其實握有200%左右的算力提升的空間,只是他們害怕計算機晶片技術永遠無法突破,未來自己可能無法推出算力迭代的新品。
於是乾脆就擠牙膏,這樣200%的算力好歹能夠幾二十年的時間,20年之後總能夠突破計算機晶片的技術瓶頸了吧!
事實證明英特爾並不需要等待20年時間,也就是五六年左右,amsl這家光刻機行業的新兵,給了全球一個大驚喜,率先推出了70奈米以下級別的光刻機出來。
按理說臺下最興奮的應該是諸如英特爾這樣的晶片企業,可是這些企業的代表表情卻非常平靜,因為他們早就收到了訊息……事實上早在大半年以前,amsl就已經生產出了第1臺原型機,現在這臺原型機還放在英特爾的總部進行生產試驗呢,這對於英特爾來說已經不是什麼驚喜了。
其他晶片生產企業,諸如臺積電,三星,飛利浦,還有米國和歐洲一些企業,都是amsl的股東,他們自然早就知道了這個訊息。
臺下真正最激動的其實是老黃,這位未來被無數礦工稱為爸爸的英偉達的老闆,現在情緒激動的看著臺上amsl宣佈的最新技術,然後他走了到臺積電的代表,也就是臺積電的副總裁的身邊小聲說道“大哥,這次千萬要拉兄弟一把呀!”
“你說什麼?”作為副總裁的表情,微微有些變化,裝作不瞭解情況的問道。
“哥,咱明人不說暗話,當然是第1批50nm的晶片了,你必須要優先給我們,我們的8800gtx就指著這批晶片了!”老黃毫不客氣的說道。
“你這要求可有些難辦呀,你別看上面說的話,今年發貨的光刻機能有超過十臺就謝天謝地了,這10臺裡面有一半肯定是英特爾的,剩下的五臺才讓其他企業去搶,我們公司能夠搶到兩臺就謝天謝地了!”谷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