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起初的時候,印度對此也是非常歡迎的,畢竟印度一直自詡為東亞第一強國,那是連扶桑都沒有放在眼裡。
可是最近華夏的發展勢頭眾所周知,這讓印度非常的丟面子,他們也急需一件能夠讓自己看上去很有面子的東西,於是高速磁懸浮列車就成了很好的掙面子的東西。
在21世紀初,歐洲這邊組織了一個人數龐大的磁懸浮代表團,在德國總理的親自帶隊下訪問印度,當時這個代表團本來是信心十足的想要和印度簽約,印度本身也是熱情很高。
大家一拍即合,差點就直接簽約了。
不過歐盟的代表團還是理性的提出一下要參觀印度的鐵路建設工作,然後他們就看到讓他們終生難忘的一幕,印度的火車不但火車內部能夠坐人,火車外面也是滿滿當當的。
車頂坐滿了人不說,就連火車的兩邊居然也掛著人,把歐洲人都給看麻木了。
“這些掛在外面的人收費嗎?”一位代表向當地的工作人員問道。
“當然是不收費的!我們是獨立民主的國家!”這位工作人員驕傲的回答道。
雖然不知道獨立民主的國家和掛票不收費之間有什麼關係,但是這卻表明了一個相當明顯的事實,那就是印度的普通老百姓就連最便宜的慢速火車費用都支付不起,他們怎麼可能有錢支付磁懸浮列車的費用呢?
而磁懸浮列車這種玩意兒,就算是列車裝滿了乘客也不一定能夠回本,如果每一列列車都空蕩蕩的,那還玩什麼?
於是大部分歐洲企業家都開始打退堂鼓了。
當然了,這個時候歐洲人還沒有完全放棄,他們只是放棄了自己在印度建設,然後自己運營磁懸浮列車的想法。然後準備忽悠著印度政府買單,讓印度政府出錢來興建磁懸浮鐵路,自己負責運營鐵路公司,這些歐洲企業只需要高價出賣技術就可以了。
可是這個條件還沒有說出口,印度政府就直接詢問說,能夠能夠提供全套的貸款來給印度新建磁懸浮鐵路。而且這個貸款還得是低息的,50年還清的,然後用磁懸浮鐵路的運營費用作為抵押。
好傢伙,真的好傢伙。
整個代表團直接連夜逃回了歐洲,一分一秒都不敢待在印度了,於是他們的目標就只剩下了華夏。而華夏此時也正好想要利用高速鐵路來擴充套件華夏的經濟發展,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同時歐洲那邊也沒有提任何太過分的要求,只希望華夏能夠掏錢,承擔建設費用就行了,這才有了華夏第1條磁懸浮線路的興建。
只可惜華夏非常的謹慎,沒有一開始就計劃著大規模鋪設,而是非要新建一條短途的磁懸浮列車來實際實驗一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華夏這邊就再也沒有找歐洲的企業談過磁懸浮列車的事情了,相反,華夏人反而開始對歐洲的高速列車感興趣,正在不斷的與那些生產高速列車的企業展開合作。
這一下子讓這些磁懸浮列車相關的企業著急了,畢竟他們為了發展磁懸浮列車技術,已經把自己的老本幾乎都打進去了,現在就指望著華夏能夠使用他們的技術。
如果華夏也轉向了高速列車,那他們就真的完蛋了。
所以當華夏傳出了有企業打算搞真空磁懸浮高速列車的訊息之後,這些歐洲企業反而開心了起來,然後就等著江南集團找上門來購買他們的技術。
這些歐洲人的想法很簡單,和高盛的想法完全一模一樣,那就是江南集團的技術不過就是將傳統的磁懸浮列車給裝進真空管道里面,所以自己的技術必然是江南集團繞不過的牆,江南集團只有花費巨資買下自己的技術才行。
這些歐洲人還達成了統一的聯盟,約定自家的技術絕對不允許賤賣,最少也得按照雙倍的價值來出售,也就是按照高盛的定價來出售。
可是他們等啊等,等了兩三年的時間,江南集團安全始終沒有上門的意思。江南集團倒也不是完全不買這些技術,事實上他們在最初的時候也聯絡了兩三家企業,也確實花雙倍的價格買下了對方手中的專利。
這在短時間內讓很多企業非常的振奮,覺得江南集團遲早會走到自家頭上來的,然後就可以離開這個該死的大坑了。
可是江南集團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反倒是華夏那邊似乎傳來了江南集團的真空磁懸浮列車技術已經取得了進展的樣子。